地球上的水来源一直是长期的争论,最近美国劳伦斯利佛摩国家实验室(LLNL)的科学家透过研究月球上的岩石找到了新的发现,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目前主流理论认为地月系统是在太阳系演化早期由两个大型天体撞击共同形成的,因此地球和月球的形成历史密切相关。 而由于月球缺乏板块构造和风化作用,因此月球成为寻找地球水源历史线索的好地方。
尽管地表近70%被水覆盖,但科学家认为与太阳系中许多其他天体相比,地球还算是一个相对干燥的地方,月亮更为干燥。 传统观点认为,地球和月球是因为形成时的剧烈撞击导致挥发性物质耗尽(如水)。
但通过研究月球岩石的同位素成分,科学家发现参与形成地月系统的撞击天体在撞击前的挥发性物质含量非常低。 团队发现根据铷87与锶87的组成分析,认为参与撞击的天体在一开始都相当干燥。 论文共同作者Greg Brennecka说:「地球要不是与所拥有的水一起诞生,就是被纯水组成的物体撞击,没有其他选项。」
这个说法搭配团队论文的研究结果等于去除了陨石或小行星作为地球上可能的水源,并强烈指向”与生俱来”这个论点。 更多细节详见论文网址。 (编译/虞景翔)
资料来源:Phys.org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
陨石带冰掉落地球吧,然后后面有大气层之后就保留住水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