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天文科普>宇宙智慧生物

宇宙智慧生物

宇宙智慧生物 早在 1953 年, 芝加哥大学化学系一位青年学生斯坦利·米勒 曾产生过一个当时被人认为是荒诞的想法: 世界基本物质中的矿 物元素能否必然产生生命 ? 要是米勒不去大胆地进行实验, 这个 一时受嘲弄的所谓“不可思议”的设想恐怕只能永远成为争论的话 · 31 ·     题。他的老师尤赖耻笑地叫米勒试试, 并跟他打了 1000 美元的 赌 , 担保他“不会成功”。 斯坦利·米勒的设想和实验似乎过于简单, 因此, 尤赖教授的 怀疑态度是可以理解的。米勒设想, 把构成我们地球的最原始的矿物质放在一个庞大的试管里进行实验。这些矿物元素有甲烷、氨、氢和水气。米勒排除了种种干扰, 勇敢地开始了探索。他在试 管里把这些无机物质混和在一起, 然后向试管通电, 放出电火花。 大家知道, 40 亿年前, 构成地球的所谓“原汤”上空, 经常发生强大 的雷雨。经过一个星期的操作, 米勒停止了实验。当他仔细观察 试管时, 发现底部有一种淡红色的奇异物质。米勒又惊又喜, 立即对这物质进行了化验分析, 结果证明, 那是氨基酸。大家都晓得, 氨基酸是生命的要素。当然, 米勒从无机物质中没有创造出生命 来 , 甚至连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命形式也没有制造出来。但是他发现了一个化学程序, 可能导致生命的出现。请不要忘记, 米勒的实验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而地球却花了 40 亿年的功夫才有生命的出现 应当说, 是前苏联生物化学家奥帕里涅于 1924 年提出的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假设, 才导致了米勒的极其天才的实验。奥帕里涅对地球上出现生命的过程做过如下描绘: 40 亿年前, 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 地球表面出现了第一批氨基酸, 这些生命的原始物质掉进了海洋, 便形成了所谓的“原汤”。随着时间的推移, 生命的原始物质不断地进行结合, 其结构越来越复杂, 最后就产生了生命。这位前苏联生物化学家认为他的这个描绘并非是想入非非的事。他自己曾观察到, 在注入大量溶剂的浓胶状态溶液中, 蛋白质很容易结合起来。米勒 1953 年的实验表明, 科学家们的思想已有了一个飞跃。当时有许多科学家认为, 生命是只产生于我们地球表面的、自发的、例外的现象。米勒的发现极大地震撼了这些科学家的心灵。米勒以实验证明, 一定物质的化学结合, 必然会导致生 · 32 ·     命的出现。这个理论使生命是自发和例外地出现的学说倾刻间瓦解了。 继米勒之后,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梅尔文和卡尔文把实验推 进了一步, 他们用回旋加速器发射的电子来代替紫外线。后来, 另一名科学家福克斯又对“原汤”的各种条件进行了模拟实验。40亿年以前, 火山爆发向地球表面喷吐着大量的火焰, 熊熊燃烧着的 岩浆直接流入了海洋。福克斯把模拟的“原汤”同岩浆接触, 然后 加热, 使温度升到 107℃, 同时加进 18 个氨基酸分子。得到的结果 表明, 生命是必然出现的, 因为福克斯的实验产生了类似多肽的物质。换句话说, 他获得了由几百个分子组成的氨基酸链。从此就 形成了一门新学科: 生源说。自 1953 年以来, 实验室的实验越来 越复杂了, 科学工作者人工制造出了越来越高级的氨基酸和分子。 到了 1970 年, 人们竟研制成了去氧核糖核酸分子。 在取得这些地面新发现的同时, 天体物理学家们也在宇宙空间找到了各种各样的分子。随着这些新的发现, 也出现了一门新 的学科: 天体化学。这是一门完全崭新的学科, 它产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确, 天体物理学家们 1972 年在宇宙间发现了 24 种分子, 而在 1977 年又找到了 45 种分子。 1977 年 5 月 23 日, 星期一。天文学家雅克·勒凯向法兰西学院介绍了在宇宙里发现的最新的分子, 即由 6 个原子组成的分子: C2 H2 CN。这个宇宙化学的新证据是默东天文台于 1977 年 5 月 22 日分析得出的, 它表明宇宙中会产生越来越复杂的化学反应和化 学结合。 不过, 有人曾经认为, 除原子和粒子外, 宇宙不会孕育出别的 东西来。可是事实恰恰相反, 科学家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的物体。有人甚至认为已经发现了由 83 个原子组成的卟啉分子, 但至今没有得到证实。业已发现的相当高级的分子 在宇宙里的生命发展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它们像蘑菇的孢子一 · 33 ·     样 , 驾着宇宙里的风或坐着冰冷的彗星迁居到各个星球上去。一些科学家认为这是十分可靠的假设。结论是: 像地球上一样, 化学在宇宙里似乎必然会导致一个越来越复杂的结构, 这个结构又必然会导致生命的出现。 20 世纪的地球居民, 并不是宇宙中惟一的智慧生物———这个 说法能令人信服吗 ? 天文学家们估计, 在望远镜所及的范围内, 大约有 102 0 颗恒 星, 假设 1000 颗恒星当中有 1 颗恒星有行星, 而 1000 颗行星当中有 1 颗行星具备生命所必需的条件, 这样计算的结果, 还剩下 101 4 颗。假设在这些星球中, 有 1‰颗星球具有生命存在需要的大气层, 那么还有 1011 颗星球具备着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 这个数字仍 是大得惊人。即使我们又假定其中只有 1‰已经产生生命, 那么也有 1 亿颗行星存在着生命。如果我们进一步假设, 在 100 颗这 样的行星中只有 1 颗真正能够容许生命存在, 仍将有 100 万颗有生命的行星 毫无疑问, 和地球类似的行星是存在的, 有类似的混合大气,有类似的引力, 有类似的植物, 甚至可能有类似的动物。然而, 其 他的行星非要有类似地球的条件才能维持生命吗 ? 实际上, 生命只能在类似地球的行星上存在和发展的假设是 站不住脚的。以往人们认为被放射物污染的水中是不会有任何微 生物的, 但是实际上有几种细菌可以在核反应堆周围的足以让多 种微生物致死的水中存活。 有两位科学家把一种蠓在 100℃的高温下烤了几个小时后, 马上放进液氦中( 液氦的温度低得和太空中一样) 。经过强辐照 后 , 他们把这些试验品再放回到正常的生活环境中。这些昆虫又恢复了活力, 并且繁殖出了完全“健康”的后代。 这无非是举出了极端的例子。也许我们的后代将会在宇宙中发现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各种生命, 发现我们在宇宙中不是惟 · 34 ·     一的、也不是历史最悠久的智慧生物。 地球外的茫茫宇宙中, 究竟有没有生命 ? 究竟有没有类似地球人甚至更文明的高级外星人 ? 随着空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这个富有神话色彩的猜测, 越来越激励着人们去探索。对这个亘 古未解之谜, 目前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最近, 日本著名的宇航学 教授佐贯亦男与地外生命学专家大岛太郎, 发表了有关地外生命 的对话, 论点新颖, 妙趣横生。 科学家能够提出地球外有生命, 甚至推测存在着比我们更聪 明的外星人, 是很了不起的。因为有些人会用地球上生命形成与存在的传统理论来衡量外星球, 忘却了他们之间在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上的不同。 科学家希柯勒教授在实验室里创造了一种与地球环境截然不 同的木星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成功地培养了细菌与螨类, 从 而证明生命并不是地球的“专利品”。我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也不 是按照同一个模式生活的。氧是生物进行新陈代谢的重要条件, 但是有一种厌氧细菌, 就不需要氧, 有了一定的氧反而会中毒死 亡。高温可以消毒, 会使生命死亡, 但海底有一种栖息在 140℃条 件下的细菌, 温度不高反而会死亡。据估计, 地球上不遵守生命理论而存在的生物有好几千种, 只是我们没有全部发现而已。 有些人妄断地球的环境是完美无缺的, 什么只有一个大气压, 温度、湿度正常 其实, 这些标准是地球人自定的。事实上, 地 球上的各种生命不一定都生活在“自由王国”之中, 它们必须受到各种限制。我们不应该以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去硬套外星球, 各个星球有自己的具体条件。如果表面温度为 15℃至零下 150℃ 的火星上存在着火星人, 他们也许会认为在地球这种温度条件下 根本无法存在地球人。 于是, 在生命理论的研究领域中, 行星生物学应运而生了。它 主要研究地外各种行星的自然条件, 是否存在适宜于这些环境条 · 35 ·     件的生物, 地球生物是否可以移居到地外行星上去, 以及发现行星 生物的新方法。因为生物往往具有一种隐蔽的本能, 即使存在也不一定能轻易被发现。例如地球空间中存在着许多微生物, 但又 有谁能用眼睛去发现它们呢 ? 目前, 对火星、金星、木星等的探查 工作刚刚开始, 断言这些星球上不存在任何生命, 似乎为时过早。 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及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提出在地球以外的星体上存在生命甚至高级文明社会的问题 不足为怪。科学家们为好奇心所驱使, 极力想探索出个究竟来, 于是在二十多年前就产生了寻找“地外文明”的科学探讨方向。 在地球以外广大的宇宙中是否有智慧生命的问题上, 科学家 们分成了两大派。一派说, 既然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个最普通 的行星, 那么有智慧的生命就应当广泛地存在和传播于宇宙中。另一派却说, 尽管生命可能在宇宙中广为存在和传播, 但能使单细 胞有机体转变成人的进化过程所需的特定环境出现的可能性是极 小的, 因此在地球外存在智慧生命就不大可能了。就科学的发展来看, 这样的争论是正常的、有益的, 而且会推动对“地外文明”的探索。 外星人的传闻日益增多, 不管男女老幼, 对此都很感兴趣。除 了我们地球的人类之外, 其他天体上到底有无类似人的生命 ? 这 个问题已成为当代科学的第一大谜。 为解开此谜, 1987 年 10 月, 世界上有 69 位著名科学家联合发 出呼吁, 要求对外星智慧生物进行世界性的探索。 宇宙中的“人造”天

宇宙智慧生物

早在 1953 年, 芝加哥大学化学系一位青年学生斯坦利·米勒

曾产生过一个当时被人认为是荒诞的想法: 世界基本物质中的矿

物元素能否必然产生生命 ? 要是米勒不去大胆地进行实验, 这个

一时受嘲弄的所谓“不可思议”的设想恐怕只能永远成为争论的话

· 31 ·
 

 
题。他的老师尤赖耻笑地叫米勒试试, 并跟他打了 1000 美元的

赌 , 担保他“不会成功”。

斯坦利·米勒的设想和实验似乎过于简单, 因此, 尤赖教授的

怀疑态度是可以理解的。米勒设想, 把构成我们地球的最原始的矿物质放在一个庞大的试管里进行实验。这些矿物元素有甲烷、氨、氢和水气。米勒排除了种种干扰, 勇敢地开始了探索。他在试

管里把这些无机物质混和在一起, 然后向试管通电, 放出电火花。

大家知道, 40 亿年前, 构成地球的所谓“原汤”上空, 经常发生强大

的雷雨。经过一个星期的操作, 米勒停止了实验。当他仔细观察

试管时, 发现底部有一种淡红色的奇异物质。米勒又惊又喜, 立即对这物质进行了化验分析, 结果证明, 那是氨基酸。大家都晓得,

氨基酸是生命的要素。当然, 米勒从无机物质中没有创造出生命

来 , 甚至连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命形式也没有制造出来。但是他发现了一个化学程序, 可能导致生命的出现。请不要忘记, 米勒的实验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而地球却花了 40 亿年的功夫才有生命的出现

应当说, 是前苏联生物化学家奥帕里涅于 1924 年提出的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假设, 才导致了米勒的极其天才的实验。奥帕里涅对地球上出现生命的过程做过如下描绘: 40 亿年前, 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 地球表面出现了第一批氨基酸, 这些生命的原始物质掉进了海洋, 便形成了所谓的“原汤”。随着时间的推移, 生命的原始物质不断地进行结合, 其结构越来越复杂, 最后就产生了生命。这位前苏联生物化学家认为他的这个描绘并非是想入非非的事。他自己曾观察到, 在注入大量溶剂的浓胶状态溶液中, 蛋白质很容易结合起来。米勒 1953 年的实验表明, 科学家们的思想已有了一个飞跃。当时有许多科学家认为, 生命是只产生于我们地球表面的、自发的、例外的现象。米勒的发现极大地震撼了这些科学家的心灵。米勒以实验证明, 一定物质的化学结合, 必然会导致生

· 32 ·
 

 
命的出现。这个理论使生命是自发和例外地出现的学说倾刻间瓦解了。

继米勒之后,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梅尔文和卡尔文把实验推

进了一步, 他们用回旋加速器发射的电子来代替紫外线。后来, 另一名科学家福克斯又对“原汤”的各种条件进行了模拟实验。40亿年以前, 火山爆发向地球表面喷吐着大量的火焰, 熊熊燃烧着的

岩浆直接流入了海洋。福克斯把模拟的“原汤”同岩浆接触, 然后

加热, 使温度升到 107℃, 同时加进 18 个氨基酸分子。得到的结果

表明, 生命是必然出现的, 因为福克斯的实验产生了类似多肽的物质。换句话说, 他获得了由几百个分子组成的氨基酸链。从此就

形成了一门新学科: 生源说。自 1953 年以来, 实验室的实验越来

越复杂了, 科学工作者人工制造出了越来越高级的氨基酸和分子。

到了 1970 年, 人们竟研制成了去氧核糖核酸分子。

在取得这些地面新发现的同时, 天体物理学家们也在宇宙空间找到了各种各样的分子。随着这些新的发现, 也出现了一门新

的学科: 天体化学。这是一门完全崭新的学科, 它产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确, 天体物理学家们 1972 年在宇宙间发现了 24 种分子, 而在 1977 年又找到了 45 种分子。

1977 年 5 月 23 日, 星期一。天文学家雅克·勒凯向法兰西学院介绍了在宇宙里发现的最新的分子, 即由 6 个原子组成的分子: C2 H2 CN。这个宇宙化学的新证据是默东天文台于 1977 年 5 月 22

日分析得出的, 它表明宇宙中会产生越来越复杂的化学反应和化

学结合。

不过, 有人曾经认为, 除原子和粒子外, 宇宙不会孕育出别的

东西来。可是事实恰恰相反, 科学家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的物体。有人甚至认为已经发现了由 83 个原子组成的卟啉分子, 但至今没有得到证实。业已发现的相当高级的分子

在宇宙里的生命发展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它们像蘑菇的孢子一

· 33 ·
 

 
样 , 驾着宇宙里的风或坐着冰冷的彗星迁居到各个星球上去。一些科学家认为这是十分可靠的假设。结论是: 像地球上一样, 化学在宇宙里似乎必然会导致一个越来越复杂的结构, 这个结构又必然会导致生命的出现。

20 世纪的地球居民, 并不是宇宙中惟一的智慧生物———这个

说法能令人信服吗 ?

天文学家们估计, 在望远镜所及的范围内, 大约有 102 0 颗恒

星, 假设 1000 颗恒星当中有 1 颗恒星有行星, 而 1000 颗行星当中有 1 颗行星具备生命所必需的条件, 这样计算的结果, 还剩下 101 4

颗。假设在这些星球中, 有 1‰颗星球具有生命存在需要的大气层, 那么还有 1011 颗星球具备着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 这个数字仍

是大得惊人。即使我们又假定其中只有 1‰已经产生生命, 那么也有 1 亿颗行星存在着生命。如果我们进一步假设, 在 100 颗这

样的行星中只有 1 颗真正能够容许生命存在, 仍将有 100 万颗有生命的行星

毫无疑问, 和地球类似的行星是存在的, 有类似的混合大气,有类似的引力, 有类似的植物, 甚至可能有类似的动物。然而, 其

他的行星非要有类似地球的条件才能维持生命吗 ?

实际上, 生命只能在类似地球的行星上存在和发展的假设是

站不住脚的。以往人们认为被放射物污染的水中是不会有任何微

生物的, 但是实际上有几种细菌可以在核反应堆周围的足以让多

种微生物致死的水中存活。

有两位科学家把一种蠓在 100℃的高温下烤了几个小时后,

马上放进液氦中( 液氦的温度低得和太空中一样) 。经过强辐照

后 , 他们把这些试验品再放回到正常的生活环境中。这些昆虫又恢复了活力, 并且繁殖出了完全“健康”的后代。

这无非是举出了极端的例子。也许我们的后代将会在宇宙中发现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各种生命, 发现我们在宇宙中不是惟

· 34 ·
 

 
一的、也不是历史最悠久的智慧生物。

地球外的茫茫宇宙中, 究竟有没有生命 ? 究竟有没有类似地球人甚至更文明的高级外星人 ? 随着空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这个富有神话色彩的猜测, 越来越激励着人们去探索。对这个亘

古未解之谜, 目前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最近, 日本著名的宇航学

教授佐贯亦男与地外生命学专家大岛太郎, 发表了有关地外生命

的对话, 论点新颖, 妙趣横生。

科学家能够提出地球外有生命, 甚至推测存在着比我们更聪

明的外星人, 是很了不起的。因为有些人会用地球上生命形成与存在的传统理论来衡量外星球, 忘却了他们之间在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上的不同。

科学家希柯勒教授在实验室里创造了一种与地球环境截然不

同的木星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成功地培养了细菌与螨类, 从

而证明生命并不是地球的“专利品”。我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也不

是按照同一个模式生活的。氧是生物进行新陈代谢的重要条件,

但是有一种厌氧细菌, 就不需要氧, 有了一定的氧反而会中毒死

亡。高温可以消毒, 会使生命死亡, 但海底有一种栖息在 140℃条

件下的细菌, 温度不高反而会死亡。据估计, 地球上不遵守生命理论而存在的生物有好几千种, 只是我们没有全部发现而已。

有些人妄断地球的环境是完美无缺的, 什么只有一个大气压,

温度、湿度正常 其实, 这些标准是地球人自定的。事实上, 地

球上的各种生命不一定都生活在“自由王国”之中, 它们必须受到各种限制。我们不应该以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去硬套外星球,

各个星球有自己的具体条件。如果表面温度为 15℃至零下 150℃

的火星上存在着火星人, 他们也许会认为在地球这种温度条件下

根本无法存在地球人。

于是, 在生命理论的研究领域中, 行星生物学应运而生了。它

主要研究地外各种行星的自然条件, 是否存在适宜于这些环境条

· 35 ·
 

 
件的生物, 地球生物是否可以移居到地外行星上去, 以及发现行星

生物的新方法。因为生物往往具有一种隐蔽的本能, 即使存在也不一定能轻易被发现。例如地球空间中存在着许多微生物, 但又

有谁能用眼睛去发现它们呢 ? 目前, 对火星、金星、木星等的探查

工作刚刚开始, 断言这些星球上不存在任何生命, 似乎为时过早。

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及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提出在地球以外的星体上存在生命甚至高级文明社会的问题

不足为怪。科学家们为好奇心所驱使, 极力想探索出个究竟来, 于是在二十多年前就产生了寻找“地外文明”的科学探讨方向。

在地球以外广大的宇宙中是否有智慧生命的问题上, 科学家

们分成了两大派。一派说, 既然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个最普通

的行星, 那么有智慧的生命就应当广泛地存在和传播于宇宙中。另一派却说, 尽管生命可能在宇宙中广为存在和传播, 但能使单细

胞有机体转变成人的进化过程所需的特定环境出现的可能性是极

小的, 因此在地球外存在智慧生命就不大可能了。就科学的发展来看, 这样的争论是正常的、有益的, 而且会推动对“地外文明”的探索。

外星人的传闻日益增多, 不管男女老幼, 对此都很感兴趣。除

了我们地球的人类之外, 其他天体上到底有无类似人的生命 ? 这

个问题已成为当代科学的第一大谜。

为解开此谜, 1987 年 10 月, 世界上有 69 位著名科学家联合发

出呼吁, 要求对外星智慧生物进行世界性的探索。

宇宙中的“人造”天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

给TA充能
共{{data.count}}人
人已充能

11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1. 大树欢呼

    热爱实践而又不讲求科学的人;就好象一个水手进了一只没有舵或罗盘的船;他从来不肯定他往哪里走。

  2. 月饼寂寞

    无数事实说明;只有把全副身心投入进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劳苦;百折不回;才有可能攀登科学高峰。

  3. 小鸟酱

    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

  4. 悦耳有外套

    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

  5. 敏感与舞蹈

    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

  6. 瞄柒柒

    科学的界限就像地平线一样;你越接近它;它挪得越远。

  7. 中二大魔王

    没有时间思索的科学家;那是一个毫无指望的科学家;他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日常生活制度;挤出足够的时间去思索;那他是最好放弃科学。

  8. 钥匙调皮

    学科学是一口气也松不得的;科学的成就就是毅力加耐性。

  9. avove

    社会主义是科学和文化的社会。要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当之无愧的成员;应当努力地和好好地学习;获得很多的知识。

  10. 滑板震动

    一分时间;一分成果。对科学工作者来说;就不是一天八小时;而是寸阴必珍;寸阳必争。

  11. 抽屉调皮

    人类看不见的世界;并不是空想的幻影;而是被科学的光辉照射的实际存在。尊贵的是科学的力量。

  12. 夜神月

    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真正的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丰富这个令人类都能受益的知识宝库。

  13. 小笼包光亮

    在科学思维中常常伴着诗的因素;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想象过程。

  14. 小蚂蚁个性

    在科学思维中常常伴着诗的因素;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想象过程。

  15. 沉静给香菇

    科学家一旦做出成绩;就应该忘记自己所做的事情;而经常去考虑他应该做的事情。

  16. 健忘扯小白菜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17. 苹果等于乌龟

    科学的惟一目的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科学家应为大多数人着想。

  18. 独特迎小笼包

    社会主义是科学和文化的社会。要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当之无愧的成员;应当努力地和好好地学习;获得很多的知识。

  19. 白云畅快

    在科学上最好的助手是自己的头脑;而不是别的东西。

  20. 失眠用火龙果

    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新型的勇敢的人;他们有大胆的科学幻想;心里燃烧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

  21. 安详爱手机

    科学家必须在庞杂的经验事实中抓住某些可用精密公式来表示的普遍特征;由此探求自然界的普遍原理。

  22. 狂野与中心

    无论鸟的翅膀是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着空气;它是永远不会飞翔高空的。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

  23. 柚子壮观

    科学的界限就像地平线一样;你越接近它;它挪得越远。

  24. 悲凉笑饼干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

  25. 友好闻方盒

    你们在想要攀登到科学顶峰之前;务必把科学的初步知识研究透彻。还没有充分领会前面的东西时;就决不要动手搞往后的事情。

  26. 杀生丸

    在科学思维中常常伴着诗的因素;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想象过程。

  27. 滑板孤独

    一分时间;一分成果。对科学工作者来说;就不是一天八小时;而是寸阴必珍;寸阳必争。

  28. 云朵发嗲

    天生的能力必须借助于系统的知识。直觉能做的事很多;但是做不了一切。只有天才和科学结了婚才能得最好的结果。

  29. 奇异果听话

    科学地探求真理;要求我们的理智永远不要狂热地坚持某种假设。

  30. 怕黑笑小蝴蝶

    你们在想要攀登到科学顶峰之前;务必把科学的初步知识研究透彻。还没有充分领会前面的东西时;就决不要动手搞往后的事情。

  31. 啊贝卡博士

    再没有别的任何艺术或科学;比战争艺术或战争科学更困难的了。

  32. 大碗寂寞

    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33. 大白从容

    智慧不属于恶毒的心灵;没有良心的科学只是灵魂的毁灭。

  34. 阿斯兰

    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相信理性;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

  35. miaomiaozi

    天生的能力必须借助于系统的知识。直觉能做的事很多;但是做不了一切。只有天才和科学结了婚才能得最好的结果。

  36. 柠檬从容

    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一经与成熟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就能相得益彰。

  37. 韵韵

    法律的生命在于其实施。因而迫切需要对怎样使大量立法和司法解释有效而进行认真的科学研究。

  38. 灰原哀

    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

  39. 更高的信仰

    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

  40. 超短裙眼睛大

    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41. 砖头苹果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

  42. 重要有钥匙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43. 娇艳欲滴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

  44. 斩月

    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相信理性;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

  45. 奶咪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

  46. 星星安详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

  47. 奇异果听话

    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48. 神谷熏

    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

  49. 悲凉有信封

    人类看不见的世界;并不是空想的幻影;而是被科学的光辉照射的实际存在。尊贵的是科学的力量。

  50. TTThomas

    科学的惟一目的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科学家应为大多数人着想。

  51. 单纯迎毛衣

    法律的生命在于其实施。因而迫切需要对怎样使大量立法和司法解释有效而进行认真的科学研究。

  52. 柠檬从容

    科学不是为了个人荣誉;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人类谋幸福。

  53. avove

    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一经与成熟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就能相得益彰。

  54. 娜美

    在科学工作中;不愿意越过事实前进一步的人;很少能理解事实。

  55. 母鸡机灵

    科学的惟一目的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科学家应为大多数人着想。

  56. 溪流可靠

    法律的生命在于其实施。因而迫切需要对怎样使大量立法和司法解释有效而进行认真的科学研究。

  57. 愤怒和奇迹

    科学要求一切人不是别有用心而心甘情愿地献出一切;以便领受冷静的知识的沉甸甸的十字勋章这个奖赏。

  58. 归宿@–O_o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

  59. 奶喵九九酱

    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60. 斩月

    法律的生命在于其实施。因而迫切需要对怎样使大量立法和司法解释有效而进行认真的科学研究。

  61. 绿草害羞

    科学要求一切人不是别有用心而心甘情愿地献出一切;以便领受冷静的知识的沉甸甸的十字勋章这个奖赏。

  62. 老实笑热狗

    科学不是为了个人荣誉;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人类谋幸福。

  63. 夜神月

    再没有别的任何艺术或科学;比战争艺术或战争科学更困难的了。

  64. 尊敬保卫果汁

    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

  65. 小懒猪俏皮

    热爱实践而又不讲求科学的人;就好象一个水手进了一只没有舵或罗盘的船;他从来不肯定他往哪里走。

  66. 睫毛膏发嗲

    科学的探讨与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本身给人的愉快就是报酬;所以我在我的工作里面寻得了快乐。

  67. 归宿@–O_o

    科学家不创造任何东西;而是揭示自然界中现成的隐藏着的真实;艺术家创造真实的类似物。

  68. 土豪笑薯片

    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69. 朴实和宝马

    真正的科学不知道同情;也不知道厌恶;它的惟一目的就是真理。

  70. 魔法秋秋

    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真正的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丰富这个令人类都能受益的知识宝库。

  71. 悦耳有外套

    科学成就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惟有长期的积聚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

  72. 虾酱

    无数事实说明;只有把全副身心投入进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劳苦;百折不回;才有可能攀登科学高峰。

  73. 昏睡迎蜜粉

    感谢科学;它不仅使生活充满快乐与欢欣;并且给生活以支柱和自尊心。

  74. 冷风勤奋

    科学家必须在庞杂的经验事实中抓住某些可用精密公式来表示的普遍特征;由此探求自然界的普遍原理。

  75. GOLD~2WM

    无论鸟的翅膀是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着空气;它是永远不会飞翔高空的。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

  76. 害怕有黑米

    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

  77. 啊贝卡博士

    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一经与成熟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就能相得益彰。

  78. 草摩由希

    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79. 小土豆傲娇

    无论鸟的翅膀是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着空气;它是永远不会飞翔高空的。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

  80. 无聊笑导师

    科学的惟一目的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科学家应为大多数人着想。

  81. 完具酱

    智慧不属于恶毒的心灵;没有良心的科学只是灵魂的毁灭。

  82. 大树欢呼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

  83. 美好等于小鸽子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

  84. Joanna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

  85. 白开水大胆

    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

  86. 水杯欣慰

    科学成就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惟有长期的积聚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

  87. 爱笑打大侠

    智慧不属于恶毒的心灵;没有良心的科学只是灵魂的毁灭。

  88. 逍遥•知北游

    科学成就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惟有长期的积聚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

  89. 萌白酱

    无数事实说明;只有把全副身心投入进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劳苦;百折不回;才有可能攀登科学高峰。

  90. 狗头萝莉闵儿

    科学的界限就像地平线一样;你越接近它;它挪得越远。

  91. 麻酥酥

    科学是一种强大的智慧的力量;它致力于破除禁锢着我的神秘的桎梏。

  92. 抽屉调皮

    在学习中;在劳动中;在科学中;在为人民的忘我服务中;你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

  93. 冷风勤奋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

  94. 你的女孩木木

    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95. 失望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96. 细心保卫鸭子

    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真正的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丰富这个令人类都能受益的知识宝库。

  97. 冰淇淋帅气

    科学的探讨与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本身给人的愉快就是报酬;所以我在我的工作里面寻得了快乐。

  98. 发嗲打美女

    在科学思维中常常伴着诗的因素;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想象过程。

  99. 矮小就小猫咪

    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100. 长沙泰迪喵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101. 冷风缥缈

    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102. ㅤ

    真正的科学不知道同情;也不知道厌恶;它的惟一目的就是真理。

  103. 芝麻柔弱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104. 斩月

    科学是一种强大的智慧的力量;它致力于破除禁锢着我的神秘的桎梏。

  105. 河马义气

    谬误就要失败—-狄德罗

  106. 蓝天鳗鱼

    而是被科学的光辉照射的实际存在。尊贵的是科学的力量。——居里夫人

  107. 粗犷笑天空

    科学的惟一目的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科学家应为大多数人着想。

  108. 灰原哀

    科学家不创造任何东西;而是揭示自然界中现成的隐藏着的真实;艺术家创造真实的类似物。

  109. 听话扯汉堡

    饮食节制常常使人头脑清醒

  110. 小白菜标致

    天生的能力必须借助于系统的知识。直觉能做的事很多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