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科>百科知识>月全食时为什么月亮看起来是红色的?

月全食时为什么月亮看起来是红色的?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就要先从最简单的物质单元——分子或原子谈起。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光传播时采取波包的形式,光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每个波包——光子携带的能量就越多。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定态跃迁的原子模型。

第一条就是定态假设,即原子具有分立的能量,又称能级,正常状态的原子不辐射也不吸收能量,称为“定态”。当原子内电子受激发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时,称原子处于受激状态,最低能态称为基态。

第二条是跃迁假设,即原子在能级间跃迁时,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要吸收或放出一定的能量。

也就是说,或者说,我们可以这样简单理解,只有光的频率(说波长也可以)使得光子能量等于原子的两个能级之差时,原子才会对光作出反应,也可以理解为光和原子发生了“共振”。(当然,使得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也可以采取碰撞的方式,就像丁俊晖打球,白球打红球,红球类似于处于基态的原子,如果白球具有的能量超过了红球的第一激发态能量,白球就可以将这个能量传递给红球,使得红球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当然白球的能量就下降。许多高校近代物理实验室开设的弗兰克—赫兹实验就是用的碰撞传递能量方法。)

月全食时为什么月亮看起来是红色的?

而对于不同物质来说,其内部原子和分子的“共振”频率是不同的。大多数简单原子,如氢、氧、碳、氮的“共振”频率较高,位于紫外区域。而对于分子来说,由于原子核具有较大的质量,振动的频率就低,一般低于可见光的频率,而位于红外区域。所以,大多数的简单分子,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等分子在红外和紫外区域都有“共振”,而在可见光区域几乎没有所谓的“共振”,也就是说,它们对可见光是“透明的”。

那么,一束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我们看到的反射光是什么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物质表面附近有一薄层受光照射能产生“共振”的“振子”,反射光实际上是这些“振子”受光辐射“共振”再辐射而产生的,也就是说,此反射光非彼入射光了,此辐射非彼辐射了。(完全讲清楚真的比较复杂)

电动力学原理告诉我们,辐射强度正比于频率的四次方。空气分子受阳光照射时,它们便发出辐射,这个现象就叫做“瑞利散射”。为什么称为“散射”呢?就是因为有一部分入射光看起来被偏折到了另外的方向的缘故。当我们注视天空而不注视太阳(谁敢直视啊?视网膜没有痛觉神经,眼被照瞎了也没感觉,扯远了,呵呵……)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主要是蓝色光,就是因为空气分子再辐射的强度正比于频率的四次方,高频(蓝紫光)的再辐射远比低频光(红黄光)强得多。这就是为什么天空看起来是蓝的缘故。

同样,我们再来说说日出日落发红的问题。日出日落时我们看到的太阳光穿过的距离很长,高频光(蓝紫光)比低频光(红黄光)衰减得更厉害,因而穿过来的红光和黄光就比蓝光和紫光要强,我们看到远方的雪山呈现淡黄色的色调跟这个类似。而高频光的衰减较强是遵循能量守恒定律的,再辐射的能量来自哪里呢?当然就是入射的太阳光,因为在高频区再辐射较强,太阳光中的高频部分的能量就被取走较多。

月全食时为什么月亮看起来是红色的?
日出日落时,阳光所走的路程较长,波长较短的光线被散射掉了,因而天空看起来发红。

月全食时为什么月亮看起来是红色的?
瑞利散射使天空呈现蓝色,纯净的水面由于反射天空,也呈现蓝色。

太阳光中的低频红色光再辐射能力较高频的蓝紫光弱,衰减弱,因而穿过地球大气之后可以投射到很远的地方,而再辐射能力较强的蓝紫光衰减很快,没有能力穿过更远的距离,所以投射的距离就很近了。

月全食时为什么月亮看起来是红色的?
红光衰减较弱,可以投射到很远的地方。

月球恰恰是处于红光投射的范围,因而看起来就偏红了,而由于眼睛瞳孔直径较小(成人大约是5-7mm吧,可能有差别),进来的光线很少,所以人的视觉感知是铁锈红色的,可是用照相机通光孔径大得多,曝光时间也长一些,月全食月亮的真实(哪是真实?要看对谁)颜色就是红色的了。

月全食时为什么月亮看起来是红色的?
2011年12月10日的月全食

另外补充一点的是,由于地球本影平均长度大约是1,377,000km,地月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384,000km,月球不可能跑到地球本影锥的外面,所以只能出现月偏食或月全食,绝不可能出现月环食。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