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科>百科知识>霍尔姆斯彗星

霍尔姆斯彗星

霍尔姆斯彗星

【彗概念】  霍尔姆斯彗星(17p/holmes),俗称福尔摩斯彗星,是一颗周期彗星,每6.88年围绕太阳公转一圈。霍尔姆斯彗星在1892年被英国的edwin holmes发现,编号17p/holmes。通常情况下,霍尔姆斯彗星并不引人注目,即使运行到离地球最近的时候,也是一颗用肉眼无法观测到的17等星(星等越小表示天体越亮,人肉眼通常只能看到6等或更亮的星)。但霍尔姆斯彗星有不同于普通彗星的地方,在偶然的情况下,它的亮度会突然增大(即所说的彗星爆发),当年是爆发达到4等星才被发现。2007年10月,人类再次观测到了这颗彗星的爆发。

【突然爆发】  2007年10月23日霍姆斯彗星突然爆发,成为出现在英仙座的一颗肉眼可见的彗星,西班牙彗星爱好者ramon naves最早发现这一情况。它的亮度随即从17 星等增加到2.4星等,已经接近北极星的亮度。25日凌晨,亮度达到2.8等。25日晚,亮点变成一个圆面,其周围被一圈气体包围,亮度已到2.5等,角直径是88角秒。

  至29日,在普通望远镜中,霍姆斯彗星呈完美的圆形,有清晰的边缘,颜色呈黄色,在圆区中间还有亮核,亮核的西南方向喷出扇形的小光团,整个圆面构成彗星的彗发,其直径已经超过40万公里。当日,该彗星离太阳约2.45个天文单位(1个天文单位为1.5亿公里),离地球的距离约为1.63个天文单位。

  根据光谱形态的变化,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对这次霍姆斯彗星突然爆发的原因进行了推测:霍姆斯彗星的彗核可能有一个比较密实的外壳,在外壳的里面则有较少量的挥发性强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冰物质,并混杂大量的尘埃物质,太阳对彗核的照射使得彗核内部逐渐积累了热能,到了一定的程度后,易挥发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冰物质就变成了气体,随着气体压力越来越大,就可能冲破彗核的外壳,产生大爆发。

【神秘彗尾】  自爆发以后,“霍尔姆斯”彗星没有留下彗尾,通过望远镜,只能看到它仅留下一个模糊的“网球”。天文学家宣称,他们发现了“霍尔姆斯”彗星彗尾的踪迹。但是,单凭肉眼是看不到的。据最新公布的使用近红外探测器拍摄的新照片显示,一个尾巴状的小物体紧挨着彗核。这幅照片是研究生桑迪-布查德及助手伯纳德-马伦法特使用加拿大魁北克省南部莫干迪克峰天文台的里奇-克雷季昂望远镜,于10月26日在黎明前几小时拍摄到的。

  随后,蒙特利尔大学及魁北克天体物理学研究中心(craq)的天文学家皮埃尔-巴斯蒂安和莱纳-多尤对照片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发现了一个明亮、拉长的物体。同天文学家预料的一样,这个物体的方向确实远离太阳。彗尾是在阳光对彗星顶端物质进行无情挤压的压力下形成的。这种物质周围包裹着固体彗核,由气体、尘埃和冰粒组成,通常被太阳推远,进而形成彗尾。

【巨大体积】  太阳目前依旧是太阳系中质量最大的天体,其颗粒的延伸影响力波及所有行星。而相对渺小的“霍尔姆斯”彗星近日来不断释放气体和尘埃物质,使得其膨胀的大气或彗发(星云状的发光云体)如今超过太阳的直径。这种对比在美国夏威夷天文台公布的最新图片中尤为明显。据夏威夷大学天文学家介绍,“‘霍尔姆斯’彗星不断膨胀,如今已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单一物体。”

  据夏威夷大学天文学研究所天文学家雷切尔・史蒂文森、简・克莱纳、佩德罗・拉塞尔达等人的测算,截至11月9日,“霍尔姆斯”的彗发直径达到869,900英里(140万公里)。他们使用加拿大-法国-夏威夷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得出了这一结论。根据不同的数据来源,太阳的直径约为864,900英里(139.2万公里)。哈勃太空望远镜捕捉到的“霍尔姆斯”彗星新照片发现,彗核周围显现了一个令人十分感兴趣的蝴蝶结造型。而彗发(大部分是微小颗粒)则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

  至11月19日,由于月相、彗星体积膨胀等因素,霍尔姆斯彗星开始逐渐暗淡,在几周之后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爆发机制】  天文学家尚不清楚“霍尔姆斯”彗星爆发的原因,它拥有类似于1892年彗星爆发后骤然变亮的相同经历。始于10月24日的这次表演,使“霍尔姆斯”彗星从一个肉眼看不见的黑点忽然间变成了夜空中最明亮的物体之一。随着气体和尘埃物质以每小时1100英里(每秒0.5公里)的速度从彗核向外扩散,“霍尔姆斯”的亮度变得越来越暗。

  夏威夷大学天文学家小组在一份声明中称:“这颗彗星令人赞叹的大爆发是由固体彗核喷射的尘埃物质形成的,固体彗核由冰和岩石构成,直径仅为3.6公里(约2.2英里)。”但彗星距离如此遥远――1.49亿英里(2.4亿公里),或是地球距太阳距离的1.6倍左右――哈勃太空望远镜也无法揭示它的核心。

  哈勃天文望远镜项目天文学家在15日的一份声明中称,“霍尔姆斯”彗发初始阶段的特点(从地面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显示,“一个大片段忽然折断,随后远离主要核心,同时分解成微小的尘埃颗粒。”但是,由于彗星以及所有的尘埃物质距离非常遥远,哈勃望远镜捕捉不到任何片段。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介绍说,世界各国的天文学家利用各自观测得来的资料,对霍姆斯爆发的原因进行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是被小行星撞击而导致的,由于霍姆斯彗星经常要穿行于小行星带,因而,在运动的过程中难免会被小行星或流星体击中,从而导致爆发。第二种观点认为,霍姆斯彗星表面塌陷,导致彗核破裂,引其爆发。第三种观点认为,霍姆斯彗星的彗核可能有一个比较密实的外壳,在外壳的里面则有较少量的挥发性强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冰物质,并混杂大量的尘埃物质,太阳对彗核的照射使得彗核内部逐渐积累了热能,到了一定的程度后,易挥发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冰物质就变成了气体,随着气体压力越来越大,就可能冲破彗核的外壳,产生大爆发。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