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ubeSat的概念
通常来说,建造并发射卫星都是耗资巨大的活动,只有政府或者资金雄厚的研究机构才有可能染指,普通人无缘参与其中。不过由加州州立理工大学以及斯坦福大学在上世纪90年代末提出的微型卫星CubeSat概念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状况。CubeSat有多小?一般来说,它的标准体积单位恰好是1升,为边长10厘米的立方体(1U),其质量不超过1.33千克。由于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其设计和建造难度也大大降低。Cu…- 126.1k
- 1.4k
-
斯皮策15年的15大发现
Calla Cofield 译自NASA,2018年8月24日NASA的斯皮策空间望远镜已经在太空中度过了15个年头。为了庆祝斯皮策的15岁生日,这里重点介绍了它的15大发现。斯皮策于2003年8月25日发射进入环绕太阳的轨道。它在地球后方跟随地球前行,并与地球渐行渐远。斯皮策望远镜是NASA四大天文台中最后一架进入太空的。它原本的主要任务寿命是至少持续2.5年,现在的使用时间已经大大超出了预期。…- 110.2k
- 1.2k
-
SOHO:守望太阳20年
中微子振荡是当前粒子物理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自20世纪60年代末起,设在美国南达科他州霍姆斯塔克(Homestake)金矿井下的四氯化碳中微子探测器开始测量太阳中微子,并发现中微子实际流量只有理论值的三成左右,由此对太阳(以及所有恒星)的结构模型提出了严峻挑战。因为这些中微子据信是起源于太阳发生核聚变反应的中心区域的,而中微子流量与产能速率直接相关。观测上如此显著的中微子亏缺只能源自两种可能性——…- 106k
- 1.2k
-
CALISTO:远红外空间望远镜的设想
由于大气中的水蒸汽会吸收来自天体的红外辐射,相当一部分重要的红外观测都是在太空中进行的。当前仍旧在工作中的斯皮策空间望远镜以及若干年后即将升空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都是红外空间天文观测的翘楚,它们的开发背景也正是为了回避大气的吸收。不过这些已有或即将入役的仪器重点大抵是中近红外观测,在波长大于25微米的远红外波段,它们的性能就要下降很多了。但是为了全面研究宇宙的演化和产星历史,远红外波段又是不得…- 118.4k
- 1.3k
-
环绕拉格朗日点的轨道
在当代天体力学以及航天工程中,本人最不能理解的东西要数环绕拉格朗日平动点的轨道了。对于圆形限制性三体问题而言,拉格朗日点明明只是几个只具备数学意义但并无物理实体的点,但事实就是目前已有多架航天器环绕过或者正在环绕日地系统的这几个点运行。虽说自己的天体力学知识还仅限于本科所学的两门基础课程,要想深入探讨这类轨道还不够格,不过实例见得多了,还是忍不住考证一番相关背景,写上一篇简介。严格来说,当前这些航…- 119.7k
- 1.3k
-
菲莱号着陆,新的里程碑!
按照预定计划,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搭载的菲莱号着陆器将于世界时11月12日16时,北京时间11月13日0时左右着陆,于是守在办公室观看直播。现在罗塞塔小组已经确认,探测器在世界时11月12日16:03着陆,跟预定间只相差1分钟,这是航天史上第一次实现彗星的软着陆,祝贺罗塞塔小组和ESA!也祝今后的任务顺利!一对照片,菲莱号跟母探测器分离后的互拍,之后就是数小时的自由落体运动了,想来都要冒一身冷汗。不…- 118.2k
- 1.3k
-
帕克探测器:触及太阳
既然身居太阳的势力范围之内,太阳系中的大小天体都无法摆脱这颗中央恒星的影响。太阳的引力将周边天体束缚在各自的轨道上,它所发出的辐射又为行星和卫星提供了光和热。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就是在太阳物质的包围之中生活的——从太阳表面流出的等离子体流(太阳风)足足延伸到了上百天文单位之外甚至更远处,一路塑造着空间天气的变化起伏,同时也改变着浸没其中的行星的周边环境,常年盘旋在地球(以及其他行星)南北磁…- 115k
- 1.3k
-
从依巴谷到依巴谷卫星
从依巴谷到依巴谷卫星生于公元前2世纪的古希腊天文学家依巴谷(Hipparchus)是天体测量学的先驱者,也是方位天文学和球面三角学的奠基人。在他一生作出的众多成果中,最重要的就是编制了依巴谷星表,其中包括1025颗(又说1080颗)恒星的数据,这可以看作是系统、科学地进行天体测量工作的起始。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这些数据精度很低(位置数据精度大约为1度),但这丝毫没有影响该星表里程碑式的意义。<…- 118.3k
- 1.4k
-
现代天文仪器之三:切伦科夫望远镜
首先道个歉,把切伦科夫望远镜放在此系列的第三篇当属我的失误。原本打算按波长逐一排列,前番的《编码掩模成像》和《掠射望远镜》分别介绍的是软伽玛射线和X射线的成象观测。但是能量更高(TeV级)的伽玛光子的数目实在稀少,用卫星探测无论在成本还是在时间上都相当不划算,地基切伦科夫望远镜正是能在此波段上弥补空间观测不足的设施。不过先前既然已经写好两篇,为省事起见干脆就不再重新整理了,将错就错吧。</&…- 117.1k
- 1.3k
-
新的维修任务将升级哈勃
译自ESA,2006年10月31日ESA PR 40-2006 经过10年激动人心的发现,哈勃空间望远镜马上要迎来应得的新开始。今天,NASA行政长官Michael Griffin为维修与升级这一耐久的空间天文台打开了绿灯。</>艺术家笔下的哈勃维修。(图片提供:ESA)NASA与ESA合作的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历史为熟知的清晰图象和引人入胜的发现占据,这些发现对我们的世界观与对宇宙的认识…- 117.7k
- 1.3k
-
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哈勃的继任者
26年来,哈勃空间望远镜持续不断地采集着天体的影像和数据,将近至月球,远至宇宙创生初年的星系不受大气干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为天文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是这架1990年发射的望远镜现在已经是严重超期服役了,就算它还可以撑到下一个十年以至更久之后,其上的仪器也会不可避免地老化和落伍。好在2018年,哈勃的继任者——由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欧洲空间局(ESA)与加拿大宇航局(CSA)联手打造…- 121k
- 1.4k
-
现代天文仪器之二:掠射望远镜
前面《编码掩模成像》一文已经提到过,对中低能量的X射线光子,还是可以做到聚焦成像的。不过因为一般入射到普通物质上的X射线光子要么会直接通过,要么被大量吸收,所以成像不能使用传统的折射或反射方式,目前一般是采用掠射装置作为望远镜系统主体。</>进入掠射系统成像的X射线光子入射角很小,接近与掠射镜面平行,某种意义上这与掠射到墙壁上的子弹会反弹类似。也就是说,与光学望远镜的镜面几乎与入射光垂…- 110.3k
- 1.2k
-
Those Unsung Heroes in GRB Observations:空间卫星篇
接过帮组里整理GCN公告的任务已经有大半年了,期间陆陆续续与大量的观测数据打交道。关于伽玛射线暴观测史上的诸多里程碑式卫星自然是不必多讲,本站也早有相关文章;不过对于那些名气没有那么响的家伙,介绍却是不多,于是在这里总结一番,也算是方便今后自己的工作。本文先说说相关的空间任务,用于后续监测的地面望远镜则留给他文。</>牵扯到伽玛暴的空间探测器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不过伽玛暴之于它们多…- 120.8k
- 1.3k
-
宽视场和行星照相机II:一个时代的终结
随着哈勃空间望远镜计划内最后一次维修任务的完成,其上服役15年有余的宽视场和行星照相机II(WFPC2)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为更先进的宽视场照相机III所代替。很少有哪台天文仪器能取得象哈勃这样巨大的公众与学术影响力,也很少有哪架仪器能象WFPC2这样与如此影响力的取得息息相关。而今,由WFPC2眼中的绚烂天空代言最著名的空间望远镜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换装新相机的哈勃还将继续工作,保持在光学窗口的领…- 122.6k
- 1.4k
-
犹记里程碑——写在GLAST发射前夕
如果一切顺利,NASA的新一代高能天文卫星GLAST将于6月初发射升空。这颗卫星的一大重点是伽玛射线暴的探测,背负着揭示伽玛暴高能辐射谜团的重任,更有树立新的里程碑的机遇。如今在GLAST发射前夕,不妨再回顾一下过去30年来那些为伽玛暴研究作出里程碑式贡献的卫星们,也重温一遍那激动人心的年代。</>说来伽玛暴是天文学的一个异数,首当其冲的就是持续时标,短暴只有零点几秒,长暴也不过是几十…- 111.9k
- 1.3k
-
有关SVOM的二三话
其实初识SVOM的时间很晚,只是在今年11月底召开的中国天文学会年会上。这是中国第一颗针对伽玛暴的卫星(与法国合作),不过我的第一反应是它与ECLAIRs的联系,因为今年9月刚刚在arXiv.org上看到了相关文章,二者不论在性质、仪器安排还是在计划发射时间上都非常类似。前日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的张双南老师来访,听过他的报告,顺便又找了点资料,遂成此文。</>不论是SVOM还是ECLA…- 122.5k
- 1.4k
-
COROT发现的第一颗行星
译自Spaceflight Now,2007年5月3日COROT公布了第一张其他恒星周围巨行星的照片以及远方类太阳恒星的首批“星震”信息,其精度超乎想象。</>艺术家笔下木星大小的行星正从母星前方通过。(图片提供:NASA, ESA and G. Bacon)原始数据超乎想象的精度说明,COROT可以看到类地行星(其大小甚至可能与地球相当),也可能指示其化学组成。COROT是ESA参与…- 119k
- 1.3k
-
SMART-1抵达月球了
今天上ESA的网站时突然想起的……SMART-1是欧洲空间局的第一架月球探测器,去年9月发射,今年11月进入月球引力范围。它装备有X射线和可见光观测设备,推进用的是氙离子引擎。</>正式开始探测活动要等到明年初,SMART-1进入最终的环月轨道后才能开始。下面这张图是SMART-1拍摄的月球,虽然月球在照片上占的比例不大,但分辨率足够揭示月面细节的了。内容来自 Bo Zhan…- 110.3k
- 1.2k
-
【天文软件】终极天文软件(英文版)
AA+ C++ implementation for the algorithms as presented in the book 'Astronomical Algorithms' by Jean Meeus ASTRONOM Planetary information software ATC Advancede Telescope Control Telescope c…- 118.4k
- 3.3k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