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三生万物奖>空间并不弯曲,时间不可逆转

空间并不弯曲,时间不可逆转

热帖

起因

我是一位月球起源爱好者,为此看了许多天文方面的影视,在这些影视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表达‘空间弯曲’的视图,这些视图如此完美,我对此充满好奇,空间为什么是弯曲的?是什么引起空间弯曲?接下去的思考发现了问题,空间弯曲是引力引起的,那么引力的方向应该与弯曲的方向一致。然而,在这些视图中弯曲的方向与引力方向正好相反……。再察看 ‘时间逆转’,发现他们也是错的,其逻辑推理就是错的。

当时就作了《空间并不弯曲时间不可逆转》,但只把‘空间并不弯曲’,发在网上,对于‘时间不可逆转’只作了草稿,还没有整理完成,在文章中我把‘时间不可逆转’作为课题提出。然后回到了对月球起源的探索。

数年过去了,我的《月球起源》(第六稿)完成了,发在我的博客中,该文章是以客观存在的现象作为基础,经过逻辑推理,得出:“天体穿越地球生成月球”。可以解释‘阿波罗’探月发现的所有月球谜团以及地球上的一些谜团,同时涉及到小行星与彗星的形成。

对于本课题,需要先厘清一些观念,然后进入正题。

厘清一些观念

关于‘空间弯曲与时间逆转’这两个课题,是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通过数学推导演化而来的。没有物理实验或者观察事实可以证明。

数学正确不能必然地得出物理正确。

1   数学正确,但物理不存在,

例如:求解一物体在高度H处下落,用时多少?

解题很容易,用一元二次方程,得出两个根,一正一负。从数学角度来说两个根都是正确的,并且是完美的,但从物理角度看:时间为负客观不存在,负根必需舍去。

2   数学公式在物理的应用中,是有条件限止的,超出范围此公式就不能应用。

例如:水加热体积会膨胀,假设:每上升一度,水的体积增加千分之一,计算可得出一千度时水的体积增加一倍。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因为水到一百度时就化为水汽,此时就不能再应用水的液态公式。

3   从数学角度看推理没有错,但从物理角度去推理,得出不同的结论。

例如:在网上有文章论证‘潮汐力推动月球远离地球’。他是用高等数学来推导的,在这类文章中,我找不出数学推理有什么错,但我用初等物理从另一个角度去推理,得出月球不可能是潮汐推动离开地球。

理由如下:

首先,海潮是月球的引力引起的,不可能出现对月球的推力,就象你拉住别人的衣服,这衣服就会拱起,拱起的衣服不可能对你产生推力。

在物理中,变换坐标原点的位置不会影响物体之间的物理关系与结论。我们现在把坐标原点移到月球上,从月球上来看本课题,有一个自转的地球,这对月球不产生推力,还有一个椭圆的水圈,这个水圈对月球来说是静止的,也不可能产生对月球的推力。两物体加在一起没有也不可能有对月球的推力。这就是说,从月球上来看,潮汐对月球没有推力。

4   由已知的物理知识,通过数学推导得出一个结果。对这个结果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物理解释,其中只有被物理实验或观察事实证实的那一个才是正确的。

我们就拿1中的案例为例,对于正根可以用实验来验证,因此是正确的。

对于负根我们可以给出假说:负根可以解释为时间发生了逆转(不用‘相对论’,牛顿就可以做出时间逆转),但没有客观事实可以证明时间可以逆转,因此这种解释是错的。

由于大多数数学推导出的物理结果都是正确的,使人们想当然地认为由数学推导出的任何物理结果都是正确的。然而数学得出的结果不能必然地得出物理一定正确,数学正确只要求推理正确,而物理正确必需客观存在,也就是由实验来验证。

例如:对于太阳绕地球转还是地球绕太阳转,对于数学来说只要变换坐标的原点,两者可以说都是对的,但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只有地球绕太阳转才是正确的,物理学确定谁绕谁在转,是以共同的质心为基点。

我们以地月系统为例,地月的质心在地球内,因此物理学界定月球绕地球转,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如果月球的质量足够的大,质心就会移出地球,此时在地球轨道上就出现双行星。而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谁绕谁转与质心没有关系,只与坐标取在那里有关。(这种由数学导出的结果,天文界称为视运动。太阳绕地球转从视运动的角度看是正确的。)

还有一些观念需要厘清一下:

关于黎曼几何

有些学者认为通过黎曼几何可以推出空间弯曲,然而黎曼几何是在曲面上建立起来的几何学,在黎曼几何中所谓的‘直线’是随着曲面而伸展,从欧氏几何的角度来看这些‘线条’都是曲线。

以此来判断空间弯曲有意义吗?!

如果黎曼涉足颜色学,他建立一套规则,以煤是白的作为基点,我相信黎曼颜色学一定能推出棉花是黑的。

关于维度,

数学与物理都用到‘维度’这个词,但在应用时,各自有不同的含义。

数学是抽象的,对‘维度’的含意可以主观臆想;物理是具体的,‘维度’的含意必需客观存在。

因此,在数学上,维度对应的是变量,至于这个变量的含义,是否客观存在不作要求。物理是研究客观世界的一门学科,因此对于每一个维度都必需客观存在,这些维度最终都必然地由七个最基本的物理量来承担。

我们来看看空间弯曲的由来,爱因斯坦说的是‘四维时空弯曲替代引力场’,有好事者把他演变为‘四维空间弯曲’,先把‘时间’舍去,而后又把‘四维’给舍去演变为‘空间弯曲’,最后这个‘空间’就指向现实中的三维空间,成了‘三维空间弯曲’。

‘四维时空’的含意很清晰,指的是:三维长度维加上一维的时间维。‘四维空间’是什么?如果是三维长度加一维时间,那就是四维时空。而对于‘四维空间’,一般人的理解是四个长度维,这种四维长度的物理概念在自然界中不存在。这只是一个数学概念,不是物理概念。因此这种‘四维空间’的弯曲在现实中当然就不存在,从不存在的弯曲的四维空间中引导出的三维空间的弯曲,在客观上也一定不能成立。

所谓的‘四维空间’只是一个数学概念,不是物理概念。而我们要讨论的‘空间弯曲’是个物理课题,不是数学课题。他必需客观存在。

数学是运用逻辑的学科,数学是物理的一个工具,当物理要作理论性的推导时,数学是最好的工具,但数学不是物理,数学在推导中只要逻辑没有错,就是正确的。但物理不一样,除了在推导时逻辑必需正确外,还要求这一结果在自然界中客观存在。

例如:杨振宁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只有在吴健雄的实验证实后,才能在物理上认定是正确的。这就是物理的严谨性。

鉴定一个物理事项是否成立,要拿出证据来证明。对于‘空间弯曲’的是否成立,必需拿出证据(实验或观察事实)来证明。所以,当我把所有认为可以支持‘空间弯曲’的客观现象都否定了,那么就不能认为‘空间弯曲’是正确的。

物理是自然科学,是发现与研究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表象,以及这些表象背后的原理与规律。

因此,对于空间是否弯曲,就不能只看数学的推导,不能把数学结论当作物理的必然成果,而要拿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来验证。到目前为止,在自然界没有一个现象可以表示‘空间弯曲’。

厘清了数学与物理的区别,排除了数学对物理的干扰,

下面进入正题,我们不讨论数学是不是可以导出‘空间弯曲’的结论,我们仅仅从物理角度出发,来讨论‘空间弯曲’在客观上是否存在。

空间并不弯曲

空间并不弯曲,时间不可逆转

(图一)

这是一幅表达空间弯曲的图(图一),在图的中间是颗大星体,以弯曲的网格线表示弯曲的空间。这种对空间弯曲的形象表达,是不是有点像吊床。好,我就从吊床开始说起。

人睡在吊床上,吊床会向下塌陷。我们知道物体在吊床上,吊床之所以向下塌陷是因为地球的引力吸引了物体,吊床上的物体压迫吊床,因此吊床向地球引力的一方塌陷。引起吊床塌陷的主因是地球引力的作用,而不是吊床上物体的引力对吊床的作用。对比空间弯曲的图,星体睡在空间这一‘吊床’上,引起‘吊床’弯曲的主因应该是:在星体的下面有一个更大的物体,其引力使星体向更大质量的物体靠拢,星体压迫了空间这一‘吊床’,因此才会出现以星体为参照物向外的‘网格吊床’的塌陷。

所以图一中的空间弯曲所表达的是:在星体的下方有一个更大的物体,其引力才是引起空间弯曲的原因。如果要表达星体的引力所引起的空间弯曲,应该把星体放在‘空间吊床’的下方才是正确的。

万有引力是一种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力。想象一下,假设图中表示空间的网格线是由物质组成,那么在这些网格线组成的空间中放上一个大质量的星体,按万有引力的规律,这些网格线物质在星体引力的作用下,应该向星体靠拢。这就表示了空间如果是弯曲的,应该向星体方向弯曲。

陨石撞击地面会出现陨石坑,这个坑与‘空间吊床’的形状有点类似,也是一个‘吊床’形。这个‘吊床坑’所表达的是陨石的冲击力,一种向外的推力,而不是向内的吸引力。

从图一中我们可以看出,网格线因星体的存在而向外膨胀,中间的星体似乎有一股推力,这股推力把空间向星体外推离,这表示了空间在星体的作用下向外作扩张性的弯曲。这种扩张性弯曲表示的是一种向外的推力,是一种冲击力,而不是吸引力。空间弯曲如果存在,应该与万有引力对物体作用力的方向一致,即空间弯曲的方向是与该物体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的方向是一致的。

我相信所有的空间弯曲的支持者都认可引力是一种向内吸引的力,并且也认可引力是空间弯曲的基石。但遗憾的是:在图一中找不出一丝一毫能够反映向内吸引的引力表达。

光子在空间走弯曲的路径,不是因为空间弯曲,而是由于光子受到了引力的干扰。如果把粒子受引力场干扰而行走的弯曲路径,称为‘空间弯曲’。那么粒子受到其它形式的场干扰,走出非直线路径,是不是也应该用‘空间弯曲’来表达。

我们以斜面上的滾珠为例。在重力的作用下,斜面上的滚珠向下作直线运动。如果滚珠是铁质的,在滚珠经过的路边放上一块磁铁,那么滚珠就会走弯曲的路径。你能认为磁铁周围的空间是弯曲的吗。换上一个陶瓷的滚珠,他不受磁铁的影响,走直线路径,那么空间还弯曲吗?

光子通过引力场的情景与上述铁质滚珠路过磁力场一样。如果你不能接受滚珠所经过的空间是弯曲的,那么你也应该认可在引力场中粒子走的真实空间并不弯曲。

如果,您还是坚持:引力作用于光子,干扰光子偏离原来的路径,用空间弯曲来表达更正确,那么电子也是一种粒子,电磁力作用于电子是不是也可以用空间弯曲来表达?

我们就以地球为例,地球上空有磁场,当光子在地球上空飞行时,空间是一种弯曲,那么电子通过同一空间时,电子受到两类力的作用,引力与电磁力,因此在同一空间区域内,电子的空间弯曲方式一定与光子不同,用空间弯曲表达同一个空间,由于通过的物质不同就会出现两个不同的弯曲空间。那么真实的空间应该怎么弯曲?按引力场来表达,还是按磁力场来表达?此处空间弯曲的表达,不仅与这一空间区域中场的属性有关,还与通过的粒子属性有关。这样一来,空间弯曲就不能只用引力来表达,而是应该用各种场的叠加来表达,并且还要根据所通过粒子的不同而不同。如果某种粒子不受引力影响,那么空间又如何表达呢?空间还会不会弯曲呢?

在一个正常的空间里,只要加入引力就可以很容易解决的课题,为什么一定要用弯曲的空间来表示呢?并且这些弯曲的空间还无法用数学精确表达。

所谓‘空间弯曲’,这只是对引力作用下的光子所走路径的一种形象表达,这不是一种真实的物理存在。这只是一个在光子内的观察者对这一光子外的世界的一种描述,这种描述有点类似于惯性力。

我们用惯性力来类似地阐述这一现象。例如,人在汽车内,如果汽车拐弯,人就会跌到。在车内的观察者认为:存在一种力把他推倒;而在车外的观察者认为:车内的人并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而是保持其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在这一例中,惯性力所表达的,只是一种维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物理现象的形象表达,并不是自然界中真实的基本力的存在。

在这一例中很明显,观察者所处的位置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感受与描述就会不同。

我们还可以举例,我们所处的星球有大气层,在这一大气层中最下一层是对流层。在对流层中有部分气体上升,另有一部分气体下降。如果有一架飞机在对流层中飞行,飞机中的飞行员把方向调整好不动平稳飞行,这时飞机在飞行中,时而上升时而下降。飞机中的观察者认为,飞机是在平稳飞行,飞机之所以会上下波动,是由于空间存在波浪形的弯曲。而地面的气象专家认为,飞机在平稳飞行,之所以上下波动是因为有气流在上下流动。在这一案例中,空间存在波浪形的弯曲只是一种形象描述,正确的事实应该是气体的流动使得飞机上下波动。

同样,处于光速飞行中的观察者,与在光速飞行外的观察者,对同一空间的描述也是不同的。一艘以光速作直线飞行的飞船,当他路过星体附近时,飞船偏离了航向,对飞船内的观察者来说,他不知道周围存在大质量的星体,他认为航向之所以偏离是因为空间是弯曲的。我们作为飞船外的观察者,我们知道是:因为存在一颗星体,在这颗星体的引力作用下,飞船改变了航行方向,真实的空间并没有弯曲,而是引力改变了飞船的飞行路径。

由此可见,这种所谓的‘空间弯曲’,只是一种对引力的形象描述,而不是真实的物理事实。而空间并不弯曲,是引力引起飞船偏离了航向的观点,才是真实的物理事实。

我从霍金的文章《时间简史》 中摘录到‘爱因斯坦的思想,即引力场是由弯曲的空间-时间来代表:粒子在弯曲空间中试图沿着最接近于直线的某种途径走’。

在自然界中,除了粒子还存在陨石,当然他们的运动速率是不一样的。对于他们在空间的运行路径,牛顿与爱因斯坦有不同的说法。

按牛顿的定理:任何物体在没有力的作用下,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式不变,即直线匀速运动。也就是说:在没有力的作用下他们走的都是直线,在力的作用下他们会改变原来的运动路径。

按照爱因斯坦的思想,引力场使得空间弯曲了。如果空间真的弯曲了,那么在弯曲的空间中,陨石与粒子一样,也应该在弯曲的空间中试图沿着最接近直线的某种路径走。

现在,我们设想有一粒子与一陨石,同时在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在没有大物质存在的情况下,也就是没有引力场存在,粒子与陨石是在同一空间的同一平面上作同一方向的直线运动。由于他们的速率不同,因此过了一段时间后的某一时刻,他们的位置是一前一后,他们的运动轨迹都是在同一平面上的同一条直线上,只不过一长一短。在没有引力的情况下,两者运行路径对于用牛顿或用爱因斯坦来描述没有不同。(见图二 上)

现在我们在运动的垂直方向,引入大物质,也就是引入引力场。

按爱因斯坦的说法,可以用弯曲的空间代替引力场,也就是我们不用考虑引力场,只要通过弯曲的空间就能知道两物体的运动轨迹。在本例中,两物体处在相同的空间中,他们受到相同的引力场作用,因此他们处在同一个弯曲的空间。由于空间弯曲了,原来在这个空间上的一个平面就弯曲成一个曲面,因此刚才在平面中作直线运动的物体,此刻就沿着弯曲空间的曲面,作曲线运动。很明显,两物体原来在同一平面上作同一直线运动的直线轨迹,到了曲面上就是沿着同一曲面作同一曲线运动的曲线轨迹。由于他们在同一条曲线上运动,因此他们运动轨迹的曲率是相同的。(见图二 中)

按牛顿的说法:在物体的垂直方向受到力的作用,因此在过了一段时间后,在垂直方向作了位移,由于两物体所受的引力相同,因此他们的重力加速度也相同,在所用时间相同、加速度相同的情况下,他们的垂直位移也相同;他们的水平方向没有力的作用,保持原来的状态,也就是一个长一个短。他们最终的位移应该是他们的垂直位移与水平位移的合位移,他们的运动轨迹应该是他们的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的合运动的轨迹。虽然他们的垂直位移相同,但由于他们的水平位移不同,一段时间后他们的最终位移也不同,也就是他们的运动轨迹不同,或者说他们在两条不同的曲线上运动,因此他们运动轨迹的曲率也不相同。(见图二 下)

空间并不弯曲,时间不可逆转

(图二)

在这里对同一个空间发生的同一事例,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运动路径的轨迹曲率相同,另一种是运动路径的轨迹曲率不相同,那一种是正确的?

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可称为科学存在,科学研究的结果或者结论,是对给出的客观事实,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也称为科学解释。

如果科学存在与科学解释有冲突或者不能完全吻合,那么我们只认可科学存在,而否定或者修改原来的科学解释。

我们不能反过来用‘科学解释’来否定科学存在。也就是说科学存在是第一位的,可以否定‘科学解释’,但不能反过来用‘科学解释’来否定科学存在。

科学观察证明,粒子与陨石运动轨迹的曲率是不同的。这就证明了牛顿的说法是正确的,而 ‘空间弯曲’的说法不符合事实,也就是空间弯曲并不存在,或者说空间并不弯曲。

还有一个概念需要厘清,在物理或数学中常常会用到一个词‘假设’。对于‘假设’在应用中其实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替代性假设’,另一种是‘课题性假设’。

‘替代性假设’,是为了说明问题或解题的方便而提出的一种‘假设’。这类假设只能在课题内运用,不能向课题外延伸。也就是说这种‘假设’可以不是真实存在。

例如:在研究地球绕太阳转时,‘假设’地球是一个质点。这个质点没有大小,没有结构,只有位置,这对于解题很有利,但他不能向外延伸,不能认为地球就是一个质点,没有内部结构,这不是真实存在。当研究地质构造时,就不能把地球看成是一个质点,地球是有内部结构的。

‘课题性假设’,是对未知事物的一种猜想,也可以称为假说,先想象一种可能性,然后对这一种想象进行求证。对于这类‘假设’的正确性是要用事实来证实的,在没有证明之前不能认为他是正确的。

例如:苹果掉地上,可以‘假设’这是地球在吸引他,这是一种猜想,是不是事实,需要用实验证明。在验证前不能认为是正确的。

现在我们再来看霍金的文章《时间简史》 中的那句话:‘爱因斯坦的思想,即引力场是由弯曲的空间-时间来代表:粒子在弯曲空间中试图沿着最接近于直线的某种途径走’

不论是那一类‘假设’都不能认为‘空间是弯曲的’。

如果是‘替代性假设’那么只能在课题内使用,不能向外延伸。

如果是‘课题性假设’那么就必需验证,然而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空间弯曲’。

在这里爱因斯坦用了‘代表’这个词,这说明这是一个‘替代性假设’,他只能应用于‘粒子’在引力场中的场景,并且是光速运行的粒子。不能向外延伸,不能用于物理中的其他场景。

1916年爱因斯坦用相对认的理论,计算出恒星光在太阳近旁通过时偏转角度是1.75角秒。通过观察,证明了光线的确绕太阳弯曲行走,同时也证明了相对论的正确性(图三)。

因此就有学者把这一束绕太阳弯曲行走的光,认定为空间弯曲的事实。那些空间弯曲的支持者说:这一事实可以证明‘空间弯曲’。

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

空间并不弯曲,时间不可逆转

(图三)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先引进一些概念,推出一个结论。

取一个没有星体的空间,我就称它为原空间,用直线AB来表示。当大质量星体(用M表示)靠近时,原空间发生了弯曲,我用曲线A’B’来表示,我就称它为变形空间。(见图四)

我们知道按照爱因斯坦的观点,引起空间弯曲的原因是M的引力。我们也知道引力的作用与M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因此距离引力源M越远,空间变形就越小。

我们在原空间中,任意取出与M对称的两点A点B点。那么,在对应的变形空间中就可以找到与原空间中的A、B点对应的A’与B’点。原空间上的一点A,对应变形后的A’ ,A与A’之间的位移差,我们用⊿x来表示,同理B与B’之间的位移差,我们用⊿y来表示。

如果,我们把A、B点取在离M足够远处,那么⊿x,⊿y就会足够小,也就是max⊿x,⊿y就会足够小(用max⊿x,⊿y表示在⊿x,⊿y中取一个数值大的),小到比我们给出的任何小的数值还要小。为此我们可以认为A、B点与A’、B’点在足够远处重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变形空间与原空间在足够远处闭合。

结论:原空间中引入大质量的物质,如果出现空间变形,那么这个变形空间与原空间在足够远处闭合。

空间并不弯曲,时间不可逆转

(图四)

为了述说方便,在图三中我们取发光体(恒星)为A,取接受光源者(地球)为B。我们把弯曲的光束用A’B’弧线表示,用AB直线表示从A射向B的光束(见图五)。因此,A’B’构成的弧线就是变形空间。有了变形空间,原空间在哪里?

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在有太阳时,光束从A’弯曲射到B’,在没有太阳时,光直接从A射向B,因此那束弯曲的光束就是原来直射的光束,所以原空间就是AB。那是错的。

空间并不弯曲,时间不可逆转

(图五)

事实是光子走到太阳附近时,由于太阳的引力作用,使光子向太阳靠近,即光束向太阳弯曲。因此,那束弯曲的光在没有太阳时,原来是射向B’’的,而不是射向B的。直接射向B的那束光被太阳吸收了。因此,原空间不是AB而是AB’’。 (见图五)

从图中可见,直线AB’’与弧线A’B’是发散的,永远不可能闭合。对照上述的结论,这说明这束弯曲的光所行走的空间不构成原空间变形后的弯曲空间,或者说这束弯曲的光不能证明空间弯曲。

上述实例说明了,光走弯曲的路径不能用来证明空间弯曲。

所谓通过‘空间弯曲’的技术就能快速到达另一个星体的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那些描写时光倒流,白洞、虫洞所谓的科幻片与科幻小说,其实只不过是童话,就象人们走进镜子可以到达另一个世界一样,不可能实现。

(顺便说一下,白洞、虫洞并不存在,只要有中学物理知识就能完成这个课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试试。)

说完了‘空间不可弯曲’,接下来说说‘时间不可逆转’。

时间不可逆转

物理实验证明:光速不变。科学家以此为依据,推导出‘相对论’。

有好事者根据‘相对论’所展示的公式,向外延伸推论认为:如果物体超过光速运行,时间就会逆转。因此,如果我们乘坐一艘飞行速度超越光速的飞船,我们就可以回到过去。有人依此作为依据,写出科幻小说,人们乘坐超光速飞船回到过去与自己的祖先见面,或者有人回到过去改变历史。其实,这种事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时间不可逆转,因果不能倒置。即使人类能造出超光速的飞船,人类也不能与祖先见面,更不能改变历史。

在物理中任何一个公式的运用都是有条件限制的。对于‘相对论’来说,是在‘光速不变’的限定下推导出来的,那么只能在‘光速不变’条件的限制下应用。超出这一限定,用‘相对论’公式推导出来的任何结果都不能认为是正确的。

如果自然界真的出现超光速现象,我可以断定此时相对论对这一现象就不再适用,将会有新的理论出现,指导超光速应用。

其实这个课题,聪明一点的小学生就可以破解,因为这种论说在逻辑上就不成立。

我先说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故事,有位财主看见邻居家新建的三层房屋,第三楼特别漂亮,于是就要求木匠给他造第三楼,并且只要第三楼,一楼二楼都不要,这当然是无法造的。然而来了一个疯子他说他能造,疯子说:先从一楼造到三楼,再把一楼拆了,只留下三楼。结果是:当一楼拆了,三楼也就塌了。

现在回到本案,‘时间逆转’是从‘相对论’推出来的,‘相对论’是从‘光速不变’推出来的。就好比‘光速不变’是一楼;在一楼之上造出二楼,那就是‘相对论’;由‘相对论’再推出‘时间逆转’这就是第三楼。‘时间逆转’实现的条件是‘超光速’,也就是‘光速可变’,这就是说现在三楼造好了,把一楼给拆了。一楼没了,二楼就垮了,二楼垮了,三楼也就塌了。也就是说‘时间逆转’需要‘光速可变’,如果‘光速可变’了,那么‘相对论’就不成立,‘相对论’不成立,那么从‘相对论’中推出的‘时间逆转’又从何谈起?

因此,本案在逻辑上就不成立。‘光速不变’是‘相对论’成立的基础,基础给否定了,‘相对论’也就不成立了。

‘时间逆转’是由三个部分连续推导而成,三个部分单独推理时都是正确的,但合在一直时他们存在冲突,因此不能成立。

这就像埃舍尔的画一样,每个局部都是正确的,但拼在一起整体上是错的。

空间并不弯曲,时间不可逆转

理论必需要有相应的客观存在与之对应,这个理论才能成立。如果理论与客观存在不相符,需要改变的一定是理论。那种可以超越时空,到从前的世界改变历史,客观并不存在。因此对应的理论一定是错的。

另外,如果真的出现超光速现象,对于‘时间’是不是只有‘逆转’一种解释?可不可以有另外一种解释。

下面我也给出一种解释,请读者判断一下,那种解释更接近事实。

为了述说的方便,我们先引进一些概念。我们先把宇宙中所发生的天体运行、演化等活动称为实体事件,这种实体事件是以真实的物质存在作为基础,而以这些物质随时间的变化作为依据。当一个实体事件发生时,他会向四周以辐射的方式(也可以是反射的方式)发出信息,表达这一实体事件的发生、变化或存在。这种信息会向事件周围传播、扩散,在这事件周围的观察者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来确认该事件的发生、变化或存在。我们把这种向四周传播、扩散的信息称为事件虚像。

在这里我们可以用镜子来做一类比,我们能接触到的物体我们称为实物,我们从镜子中看见的是实物的虚像。虚像我们能看见但不能真实触摸到。类似的,在空间某个区域中的天体所发生的变化是实体事件,我们人类能看见的只是事件虚像,这是实体事件发生后,所传过来的光信息。我们人类就是根据事件虚像来确认真实的实体事件。

举例:有一颗恒星爆炸,并成为中子星。这一爆炸产生很强烈的光芒。这些光芒以光子作为信息的载体,向四周扩散,这一光芒传达到地球,地球人看到了那颗星体传送过来的光信息,就能确定太空中的某处有一颗恒星爆炸了。在这里某处的星体爆炸称为‘实体事件’,地球人看到星体爆炸传来的光子信息称为‘事件虚像’。

弄清了上述概念,我们回到原来的课题。如果真的有超光速飞船,我们乘坐超光速飞船,并且把航向对着某一个实体星球飞行,我们就能到达该实体星球。由于在路上花了很多时间,我们到达时,看到的不是从前的该星球,而是要加上路上所用时间后的星球实体。因此我们不可能回到该星体从前的历史。

当然,我们也可以把飞船的航向背对着该实体星球飞行,那么我们就到不了该星球,但我们能够捕捉到实体星球从前发出的信息,也就是事件虚像。

举例:公元1050年中国人发现一颗新星。据考证该新星是恒星爆炸的结果,人们在这一空间中找到了爆炸的残骸—中子星。如果人类造出两倍光速的飞船,并且与这颗中子星反方向飞行。飞行一千年左右后,我们能够在离地球大约二千光年处,从新看到我们祖先在公元1050年看到的那颗新星爆炸的景象。

飞船飞行速度如果超过光速,不能解释为回到过去与过去的实体接触,应该理解为:能够捕捉到实体事件过去发出的事件虚像。

我这里所说的实体,主要指的是发出辐射的天体。从天文观察可知,天体离我们都很远,我们能够知道他们的存在,是因为他们发出了辐射,我们只是在收到了这些辐射给予我们的信息,才能了解到他们的存在。我们也知道辐射的强度是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由于,天体离我们很远,因此我们收到天体发出辐射信号的强度是很微弱的。在太空中除了发光的恒星,还有行星,行星不发光,仅反射光,到目前为止,人类制作出的最好的望远镜也很难观察到太阳系外的行星。人类是生活在行星上的生物,目前我们对系外行星都难以观察到,当然也就不可能观察到这些行星上的生物。因此,我们乘坐超光速飞船,飞到很远的太空,当我们捕捉到地球从前的信息时,由于这些信息的信号幅度实在太弱小了,以至于我们连我们祖先的虚像也看不到。

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述说这个课题。

我们知道物质的存在需要空间,空间是物质表演的舞台。对于某一个时刻,物质占有的空间大小以及空间位置是一定的,换句话说,如果时间静止不动,物质在空间中的位置与状态是不变的。这种不变的性质决定了:在任何一个时刻物质占有空间与在空间的位置是唯一的。这种占有的唯一性决定了在这一时刻其他物质不能占有该空间位置。因此,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唯一性理解为排他性。

我再进一步来述说物质对空间这一唯一性或排他性。我们现在把空间加以细分,分得很细很细,细到一个小空间中最多只能容纳一个物质粒子。因此,在这种细小的空间中对物质最小粒子来说是唯一的。在某一时刻,这一最小粒子一旦占有了这一空间就排除了其他粒子对这一空间的占有。对这种细小的空间来说某一时刻最多只能存在一个粒子,在这一时刻不允许两个粒子同时存在于同一个细小的空间中,也就是说,在某一个时刻,每一个物质最小粒子只能对应一个细小空间。如果我们搞清楚了这一点,那么接下来的述说也就能理解了。

对于某一时刻,我们把这些细分了的细小空间累积起来,那么这些细小空间就组成了大空间;在这同时,占有这些细小空间的微小粒子也相应累积成大物质团。在这一时刻,在这一大物质团所占有的大空间内,这些物质团中粒子的排列次序与对应的空间位置也必然是唯一的,并且这一大物质团也必然地排除其他物质在这一空间中存在。

现在,我们把空间固定住,那么在这一空间中的物质及其所组成的物质状态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只要时间足够长,我们总可以取出一段时间之外的两个点即时刻,这两个时刻的物质状态是不相同的。那么依据我刚才说的唯一性或排他性,这两个时刻不同的物质状态是不能在同一空间中共存。

我说了这么多,如果还没有搞明白,不要紧。我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在地球某处我们划定一个空间,也就是把空间固定住,在这个空间中一百年前有一座古庙,现在古庙拆了建一栋大楼。在这里我们取出两个时间点即两个时刻,在这两个时刻中,前一个时刻的物质状态是古庙,后一个时刻的物质状态是大楼。依据唯一性与排他性,古庙与大楼不能在同一空间中共存。

弄清了这一概念,现在我们可以回到正题了。如果‘我们乘坐超光速飞船到达过去,与过去的实体接触’这一假设能够成立。此刻时间回到了过去一百年前,空间虽然是同一个空间,但所含的物质内容大不相同。我们想接触一下一百年前的古庙,然而古庙曾经占有的空间,被现在的大楼所占有。依据唯一性与排他性,古庙不可能与大楼共存。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在现在大楼这种物质存在的空间内,同时接触到过去的古庙这种物质。也就是说,所谓的‘乘坐超光速飞船到达过去,与过去的实体接触’是不可能实现的事。

时间到达了过去,可是空间过去所容纳的物质被现在的物质占有了。你要接触到过去的物质,必须再找一个空间存放这些物质。要知道,这些物质是一个巨量。因为这些物质不仅仅指的是人文方面物质,还应该包括天文事件中的物质。例如,公元1050年我们祖先看见的新星,我们回到过去也应该能够看到这颗新星。如果把天文方面的物质也考虑进去,这些物质一定是一个巨量。由于有物质就会有引力,要知道这些巨量的物质存在,其引力也是一个巨量。这一巨量的引力,以我们目前的科技水准,应该能够观测到。

如果宇宙中真的存在这种可以存放过去物质的空间,那么‘质量守恒’还成立吗??

月球探谜

2020.10

2022.6 修改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

给TA充能
共{{data.count}}人
人已充能
入围博克体计划奇点妙想

地球为什么是圆的?

2022-9-18 10:18:08

三生万物奖奇点妙想

4633.油气资源与稳定氢元素的大量堆积

2022-9-18 22:08:33

32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1. 基拉

    凡是较有成就的科学工作者;毫无例外地都是利用时间的能手;也都是决心在大量时间中投入大量劳动的人。

  2. 钥匙怕孤独

    凡是较有成就的科学工作者;毫无例外地都是利用时间的能手;也都是决心在大量时间中投入大量劳动的人。

  3. 大炮成就

    科学要求一切人不是别有用心而心甘情愿地献出一切;以便领受冷静的知识的沉甸甸的十字勋章这个奖赏。

  4. 绯村剑心

    社会主义是科学和文化的社会。要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当之无愧的成员;应当努力地和好好地学习;获得很多的知识。

  5. 正直保卫橘子

    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

  6. 小熊维尼

    在任何科学上的雏形;都有它双重的形象;胚胎时的丑恶;萌芽时的美丽。

  7. 默默的手链

    科学书籍让人免于愚昧;而文艺作品则使人摆脱粗鄙;对真正的教育和对人们的幸福来说;二者同样的有益和必要。

  8. Peace&L

    人类看不见的世界;并不是空想的幻影;而是被科学的光辉照射的实际存在。尊贵的是科学的力量。

  9. 向日葵含蓄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10. 桜井宁宁

    科学家必须在庞杂的经验事实中抓住某些可用精密公式来表示的普遍特征;由此探求自然界的普遍原理。

  11. 斩月

    科学家必须在庞杂的经验事实中抓住某些可用精密公式来表示的普遍特征;由此探求自然界的普遍原理。

  12. 茉莉优秀

    科学不是为了个人荣誉;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人类谋幸福。

  13. 小千代

    科学成就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惟有长期的积聚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

  14. 斯文就水壶

    相信理性

  15. 赫连sama

    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爱因斯坦。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