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GO第三次检测到引力波
LIGO第三次检测到引力波 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第三次检测到了引力波,时空上的涟漪,证实天文学上的新窗户已经被牢牢打开了。正如前两次的检测,这次检测到的引力波也是由两个黑洞碰撞形成一个更大黑洞引起的。 新发现的黑洞是通过融合形成的,质量约为太阳的49倍,填补了LIGO前面检测的两个融合黑洞之间的空白。先前检测的两个分别为62倍太阳质量(第一次)和21倍太阳质量(第二次)。 新当选的LI…- 212
- 36
- 21.1k
-
恒星的化学性质与它的行星形成之间有什么联系?
天文学家有多少种可能探测系外行星的方法? 两种最常见的方法是:凌日法(Transit Method)和径向法(Radial Velocity Method)。 两个方法各有它们的限制,因此寻找替代方法开始萌芽。- 3k
- 24
- 110.7k
-
4593.高端核素是氘、氚的自然结合无能量释放
4593.高端核素是氘、氚的自然结合无能量释放 2022.4.17 根据《元素周期表》分析不同元素结构的时候,我会面对选择“氘”结构,还是“氦4”结构的困惑。 最初我的选择是每个核结构只有一个“氦4”内核,其余全部是“氘”结构。可是阿尔法裂变如何解释呢?一旦发生就是整个核结构的瓦解吗?显然不是。说明化学元素的表层同样存在“氦4”结构。联想到宇宙射线的物质成分,两个“氘”结构可能形成时就自发的转化为…- 670
- 22
- 61.2k
-
玻璃的发展历史及未来应用展望
玻璃艺术品 一、玻璃的发展历程 1.1 世界玻璃起源 根据相关文史记载,向上溯源至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埃及或美索不达米亚人就已经出现了较为成熟的玻璃制造技术了。同时又有传说记载3000多年前,腓尼基商人发现在火焰的作用下,一种名为“天然苏打”(一说硝石)的矿物与沙滩上的石英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晶体, 这就是最早的玻璃。腓尼基人自然…- 3.1k
- 28
- 115.4k
-
天文学家可能依靠脉冲星(中子星)来观察超大质量黑洞的合并情况
天文学家可能依靠脉冲星(中子星)来观察超大质量黑洞的合并情况 据cnBeta:天文学家利用引力波探测黑洞合并已有多年,但可能不得不依靠脉冲星-一种快速旋转的中子星来观察超大质量黑洞的合并情况。当黑洞合并时,它们以时空结构中的涟漪形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些涟漪不断冲刷着地球,只有通过使用极其敏感的探测器,地球上的人们才能发现它们。 现在,我们的引力波探测器只对短暂而强烈的脉冲敏感,这些脉冲标志着相对…- 577
- 25
- 57.6k
-
两颗恒星的灾难性「终极之吻」
两颗恒星的灾难性「终极之吻」 [-] 在遥远的16万光年开外,两颗恒星彼此交叠,这很可能是它们灾难性的“终极之吻”。 一组国际天文学家团队侦察到这一戏剧性的双恒星系统,该系统被称为VFTS 352,是目前所发现的最热、质量最大的双恒星系统。它位于蜘蛛星云,这是本星系群最活跃的恒星形成地带。但该系统的不寻常之处在于两颗恒星的触碰方式,它们共享30%的材料,并且产生极大的热能。 研究人员表示,这两颗恒…- 22
- 22
- 2.2k
-
在太阳系中,有没有一颗卫星拥有自己的卫星?为什么?
当我们谈论太阳系时,我们通常会想到围绕中心恒星旋转的行星或其他小型天体,围绕岩石行星行星或巨型气态行星旋转的卫星。 那么,太阳系是否还有另外一层天体系统呢?换句话说,太阳系中是否可能有小型天体围绕卫星(卫星或月球系统)运行? 如果是,他们在哪里?这些小天体是怎样形成和演化的?它们与周围大质量的物质之间有没有关系?它们又能为人类带来什么好处呢?这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如果没有,为什么? 让我们从一…- 676
- 22
- 63.5k
-
动画片悖论与现实的矛盾点
若是人类穿越到未来还是同样的年龄,而又回不了过去,那么人类根本就无法穿越到未来。这不可能发生。这是为什么呢?我举个例子:2021年的A的年龄是30岁,穿越到未来(2051年)时,他本来应该是60岁,但人类穿越到未来还是同样的年龄,因此他就还是30岁。然而他却无法穿越到过去(2021年)。那么2051年的他究竟是几岁?- 2.3k
- 24
- 101.6k
-
4613.基本物理作用力的基础和实质
4613.基本物理作用力的基础和实质2022.7.17现代物理关于基本物理作用力相对统一的认识可以归结为四种:强作用力;弱作用力;引力;电磁作用力。前三种可以归结为表象,第四种才是实质。第四种物理作用力的基础是正负电荷的存在,而正负电荷的存在是宇宙中所有物质形态的基础,电磁作用力才成为基本物理作用力。正负电荷的物理表现还有:同电相聚和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两种情况。前者产生电子、原子和星球;后者产生光子…- 513
- 32
- 51.3k
-
一颗单纯毫不做作辐射红外线的中子星
一颗单纯毫不做作辐射红外线的中子星 夜晚星空,你只看见 最亮的那颗,人星海中你崇拜话题最多最红的那个;谁不觊觎着要站在舞台中央光环只为我闪烁! 大多数恒星都在宇宙中,安静地做着自己的明星,但被称为RX J0806.4-4123的脉冲星仿佛受过的忽视太多,突然要搅出意外像突然地高歌。 那是以前天文学家从未见过的事情。它远距离辐射长波红外线——只有红外辐射。 Nahks Tr'Ehnl, P…- 236
- 38
- 23.6k
-
全球最出名的十大天文望远镜,凯克望远镜上榜,第一
导语:人们永远对广袤无垠且神秘的宇宙保持着探索求知欲,而天文望远镜的诞生也帮助了人们对于宇宙的人质,而世界范围内建设有很多天文望远镜,本文就为大家盘点全球十大著名天文望远镜,一起来看看吧。 全球最出名的十大天文望远镜 1.加那列大型望远镜 这个于2007年7月13日进行首次试运行的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GTC位于拉帕尔玛岛上,这个耗资1亿7500万美元建造而成的望远镜,共拥有7个焦点台,42个Zer…- 556
- 29
- 55.9k
-
水熊虫能在太空中产崽,如果把它投放到月球,会进化成怪物吗?
2019年4月,以色列的首个月球探测器「创世纪号」,在即将著陆月球表面的时候,却以为故障而意外坠毁了,不过,虽然以色列的登月计画宣告失败,然而,这一次的登月,却也将一些地球生物,遗留在了月球之上。 根据报导,当时「创世纪号」在从地球出发之前,就携带了有关于人类的DNA样本,同时,也带著一些处于「假死」状态下的水熊虫,这些水熊虫原本是想要在月球上做实验的,虽然它们被包裹在人造琥珀之中,但是,它们却仍…- 3.3k
- 27
- 114.3k
-
4708.追寻风的足迹
4708.追寻风的足迹 2023.1.24 许多年来,我一直以为宇宙射线的密度决定了星球不尽相同的大气成分。直到追寻风的足迹,寻找身边风的动力,才将氧元素的形成区间从天上拉到身边。同时解决的还有:核外电子形态氢元素与离子形态氢元素,决定了连续核聚变,还是相对稳定的氢元素;只有氢元素的形成是吸热反应,高端核素的形成既不是吸热反应,也不是放热反应。 这种区别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为什么氢气瓶、氦气瓶…- 43
- 18
- 4.5k
-
哈勃望远镜发现了星际介质中的「野生」巴基球
哈勃望远镜发现了星际介质中的「野生」巴基球 哈勃太空望远镜找到了宇宙中存在“野生”离子化巴克敏斯特富勒烯的证据,巴克敏斯特富勒烯—碳分子结构一般被称为“巴基球”。 巴克敏斯特富勒烯(C60)完全由碳组成的中空分子,形状呈球型,含有60个碳原子;在地球上可以自然地形成——于煤烟中。但在2010年,我们在一处星云中发现了它的踪迹;2012年,它被发现于某颗恒星的气态轨道上。现在我们得到了最强有力的证据…- 298
- 16
- 29.7k
-
地球能悬浮在太空中?想多了,其实地球一直在往下掉
根据我们在地球上的常识,物体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总是会往下掉,所以这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个问题:地球重达60万亿亿吨,为什么能悬浮在太空中,而不会掉下去呢? 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认为作用于自身的最大的那个力的方向,就是“下方”,在地球上,作用于我们自身的最大的那个力,几乎都是地球的引力,因此我们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地球引力的方向就是“下方”,这也是不管我们站立在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位置,都会觉得自己是“头上脚…- 291
- 18
- 29.3k
-
光从太阳核心抵达太阳表面要多久?
为什么太阳能够稳定持续地释放出大量的光和热?这是一个困扰了科学界很长一段时间的问题,直到进入20世纪之后,科学家才发现,原来是太阳核心的核聚变反应给太阳提供了能量,这也就意味着,太阳并不是一个通体都在燃烧的大火球,而它所发出的光和热,其实是来自其核心区域。 那么,光从太阳核心抵达太阳表面要多久呢?已知太阳的半径约为69.6万公里,光速大约为每秒30万公里,据此我们似乎可以简单地计算出,光大概只需要…- 67
- 18
- 6.7k
-
宇宙中是不是还有大到我们无法想象的黑洞存在?
黑洞可以变大,但究竟有多大呢?它们的质量有可能超过太阳的一万亿倍,这比目前已知的最大黑洞大10倍。但是这些怪物真的存在于我们的宇宙中吗?一组研究人员想出了一个去寻找它们的计划。如果它们存在,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宇宙中第一批恒星是如何出现的谜团。- 4.6k
- 102
- 242.2k
-
开普勒望远镜观测到了“七姐妹”星团里的变化
开普勒望远镜观测到了“七姐妹”星团里的变化 被古希腊人称为“七姐妹”的星团(现在被现代天文学家称为昴星团)是一组肉眼可见的恒星,并且已经被全世界研究了数千年。而现在,来自奥胡斯大学恒星天体物理中心的Tim White博士以及他所领导的研究团队表明:一种强大的新技术可以用来观察类似“七姐妹”这样的恒星(过于明亮使得高性能的望远镜无法观测)。他们的成果被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 在利用一种新的算…- 274
- 30
- 27.4k
-
第一个双核星系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第一个双核星系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银河系有一个较密集的核。其他的一些星系也有星系核,如前面所提到的仙女座大星云就有一个较大的椭圆形的核。一般的星系中观测到的核只有1个。虽则天文学家强烈地期待着发现双核的星系,但以前一直未观测到。直到1979年4月,由美国、前苏联、前联邦德国、瑞典四国射电天文学家进行了联合观测,才发现了第一个双核星系。经计算,这个星系核的总质量为太阳质量的8亿倍,它的直径大于1光年。…- 268
- 10
- 27k
-
日食过载?长达数年的漫无天日
日食过载?长达数年的漫无天日 日全食是一种让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尤其是像8月21号那样大范围可观测到的日全食(是的,就在下周一),据space.com估计有1200万人可以观测到这次太阳“拉闸”的盛况,这足以让广大天文爱好者兴奋的忙活准备数月的时间。 当然,日食的过程转瞬即逝,全程大概只会持续2分钟左右。美国即将发生的大日食的时长也会因为观测位置而有所不同;地球的自转速度和地表弧度与月地的轨道速…- 230
- 23
- 22.9k
-
-
地球喷火吐雾的地质活动
提起火山,人们首先会想到它那喷发的雄姿,火山口喷出的万丈火焰携带着亿万吨熔岩滚滚流下,喷出的烟雾似原子弹爆炸后的蘑菇烟云,火山灰遮天蔽日,一片昏暗。像铁水一般的熔岩浆滚滚流淌,所到之处,一片火海。火山烟、火山灰铺天盖地,毁灭周围的生灵。总之,火山喷发给人一种恐怖之感,给人以灾难的记忆。火山喷发时所喷出的熔岩温度有时可能超过1000℃。在地球内部深处,岩石完全处于熔融状态,温度都在1000℃以上…- 313
- 24
- 31.3k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