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科>百科知识>螺旋状ufo

螺旋状ufo

螺旋状ufo 螺旋状ufo的历史
2006年前螺旋发光体及其类似的记录

(1)秦末汉初至元明年,《天文志》“状如流星,蛇形有尾”。

(2)《晋书》《宋史》“星,大如缶若壅,后皎然白。星灭后,白者曲环如车轮”

(3)1587年1月10日乾隆年间广东“潮州府志”记载,明神宗万历五年十二月初三夜,尾星旋转如轮,焰照天,逾时乃灭。

(5)1971年9月17日(是否时间有误差,怀疑为同一案例)晚饭后( 约19时 民用蒙影期间)

在湖北西北部山区谷城县龙潭水库工地 。本人当时是水利施工技术员。1971年9月17日晚饭后看到北方略偏西天空高40度天空有一旋涡星系状一边缓缓旋转,一边向西北天际移动。大小约月轮的两倍.好像由许多小光点组成,还有旋臂结构.我赶紧去拿经纬仪(工程测量用的,有一个40mm30x的望远镜)架好后,再看时已经逐渐暗淡下去最终消失在15度高的西北方暮色之中,细节也未看得更清楚.前后就五六分钟时间。

1971年9月18日晚上,河南省汲县的北京外国语干部学校、缅甸语科的王不安走出宿舍,要出去办点事时,看到了离地面2000至3000公尺的地方,一个巨大的光圈在空中打转行走。他大声地叫,于是有十几个学生跑出来,一齐抬头看天空。光圈像是气体状,很像是螺旋状的星天,发出黄色的光。中心部位的密度很 高,而到了外侧密度就转薄了。以顺时针方向旋转,但是旋转的速度很慢。但是它的前进速度很快,一分钟之后,就在西北方向消失了。时间是7点多。

(6)1971年9月26日

1971年9月26日有人在高邮地区看到ufo并提供了目击报告。

(8)1977年7月26日晚10时左右
1977年7月26日晚10时左右,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云南省等目击到一个巨大的螺旋状ufo。
(9)1979年6月16日
1979年6月16日早上,在甘肃省出现了螺旋状的飞行物体,很多人都看到了。中心部位比金星的亮度稍暗一点,螺旋形的光带,看起来很像银河。滞留空中的时间约12分左右。
     
(11)1979年9月9日
1979年9月9日晚上9点40分,在湖南省的一个工厂空地上,放映露天电影时,天空出现了一个椭圆形螺旋状飞行物体。这物体发出红色光芒,而且由北往南飞,看电影的许多观众都目睹了该现象。

(12)1981年7月24日晚10点40分左右

1981年7月24日晚10点40分左右,他们果然如愿以偿。据报道,这天晚上,在我国西南、中南、华中等地15个省市,约数百万人目击了螺旋状不明飞行物,内蒙古、陕西、甘肃、贵州、四川、云南等地均有目击者报告,有目击者报告称,该飞行物为螺旋状、扇状的发光物体,时间为22时33分至52分,持续时间之长、分布范围之广、目击人数之多极为罕见。同时美国东部也有发现。

(13)1982年6月18日22时左右

1982年6月18日22时左右,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嫩江等地区,夜空中万里无云,星光灿烂。忽然,在北方的地平线处出现了一颗迅速升起的“亮星”,其尾部似乎还有一个喷火的“尾巴”。不一会儿,“尾巴”消失,“亮星”继续上升,并开始发生旋转,变成一团逐渐增大的橙红(或橘黄)色小光团。大约在22时08分左右,那光团发生突变,眨眼间变成了一个熠眼的白色光团。明亮的白光划破黑蓝的长空,照耀了寂静的大地。
    这白色光团迅速扩展,很快成为一个外亮内暗的正圆形光环,而原来的那颗“亮星”则依然还在光环的中央。当白色光环在空中迅速扩张时,有不少目击者感到白光几乎是铺天盖地般压将过来,惊得目瞪口呆。光环的形状始终保持着相当完美的正圆形,到22时25分左右,扩展到最大,几乎占满了北侧的半个天空。此前在22时15分左右,中心的“亮星”消失不见。而光环在其不断扩张时,亮度相应地不断削弱,以至透过光环的内部逐渐可以看到后面的星空背景了。
    光环的亮度继续减弱,以至成为灰白色。那光团的中心位置先是迅速上升,然后慢慢地向着东南方向运动。在橙红色光团出现的同时;其左下方还有一片较暗的蓝绿色蘑菇状云雾。此云逐渐向西部拉长扩张,同时颜色也逐渐变为灰白,到23时左右已成为横亘在西北地平线附近的一抹马尾形长云了。在其扩展的过程中,颜色也逐渐暗淡。此云到23时30分左右才隐没不见,于是夜空又恢复了一片黑暗!

(16)1987年8月27日晚上8点左右

1987年8月27日晚上8点左右,上海龙华气象站观测场实习生陈锋按惯例来巡视气象仪器。,当她抄录完大小百叶箱的数据后,职业性地抬头想观测一下空中的云,却正好捕捉到了一个螺旋状的不明飞行物。她迅速打电话到中心气象台,可这里的雷达显示仪却未显示任何异常。上海气象局龙华气象站观测员陈锋在被采访时说:“当时,它的形状像碗盖一样大,后面留着一个长长的火红色的尾巴,它由西向东呈比较平稳的抛物线状,就是螺旋式地飞行。大概我看到的整个过程有1~2分钟的时间,之后就没有了。”上海的ufo爱好者吴嘉禄、楼锦洪等随后收集到了上百份目击报告,目击者不仅来自上海,还有浙江、福建等华东地区。大多数目击者称,他们看到的不明飞行物呈螺旋状,也有部分看到的是电风扇状或顶角扇形。

(20)1995年3月30日21时左右

1995年3月30日21时左右,一个庞大的不明飞行物出现在乌鲁木齐市西北路夜市上空,盘旋长达两个半小时,视线高度约在一千米左右。

该UFO的可视直径大概有20-30米,圆形,篮球场大小,外侧有两道光圈,光圈间距离相等,光色为白略发黄,两道光圈均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那天的目击者有上千人。直到当日23时30分左右,不明飞行物才慢慢飞往西面的雅玛里克山后消失。乌鲁木齐UFO研究会理事长孙立营也目击了全过程。后来,有目击者给他说,第二天22时10分左右,那个不明飞行物再次出现在玛雅里克山以北上空,约8分钟后才消失。

(22)1997年10月4日晚18:50―19:40

1997年10月至12月,北京郊区上空有人报称先后9次发现天空有螺旋状发光不明飞行物体,呈淡黄色,中心有一亮星状核闪烁,外围有雾状、光晕。1997年10月4日晚,我国发生了目击范围最广、目击人员最多的国庆节期间的ufo目击事件。当晚在18:50―19:40分之间,在我国的北京、辽宁的锦州、吉林的白山市、内蒙古、河北省的唐山市、保定市、定州市、献县及怀安、山东省长岛县、陕西省西安市、乾县、江苏省的淮安市、铜山、天津等等广大地区都目击到一个圆形或扁圆形带着一团白色光雾的ufo,目击者特别多。《飞碟探索》杂志从1998年第一期开始陆续发表了当年10月4日晚的ufo目击案例,在98年第一期发表了一个“10.4”特辑,在98年第3期发表了“10.4.ufo事件分析”,又在98年第6期发表了笔者在北京地区采访调查的多个10.4.ufo目击案例。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也收到了全国范围内寄来的四、五十份10.4.ufo目击报告。这次目击事件中目击人数最多的发生在北京市大兴县,北京外国语大学97级300多名男生在操场集合唱军歌时,于10月4日19:07―19:15分之间目击到这个中心是个圆球、周围带着光团的ufo,该ufo无声,最后消失在西北方向。

(23)2002年6月30日10时30分左右

2002年6月30日有不明飞行物掠过成都上空?昨晚10时30分左右,本报接到据称从磨子桥、青龙场、华阳等地读者打来的电话,称:天空中出现一种发光物体,光芒呈白间橙色,从东向西缓缓地飞行,持续了约3分钟时间。发光物体大小有如一张办公桌,并且在飞行过程中,物体不断地变化著形状,由月牙形变成扇形。记者随即驱车在市内各处观察,但并未观察到所谓的不明飞行物。省气象台答复如下:并未监测到读者所说的现象,但如果读者反映属实,估计是前段时间下雨后形成的气流团。

(24)2005年9月8日晚上21点零3分

2005年9月8日晚上21点零3分从济南飞往乌鲁木齐和从昆明飞往乌鲁木齐的南航新疆航空公司机组人员在哈密飞往奇台的航线上发现不明飞行物。不明飞行物呈动态,发射出120度扇形白光,光线为气旋羽毛状飘落,持续时间大约10分钟,但飞机雷达与地面雷达都没有飞行物体显示。
天山网讯(记者 刘文军)“飞碟!飞碟!”人们在兴奋地大喊着,9月8日21时20分左右,一个探险摄影旅游团的游客们,在从喀纳斯返程途中有幸目睹了一个不明飞行物近50秒的空中飞行。
2005年9月8日,30多新疆游客讲述,当天晚上9点20分左右,当他们离开喀纳斯景区的神仙湾停车场行驶过草原石人景点时,目睹不明飞行物,地点离出发地神仙湾停车场是68公里。不明飞行物是从西北方向朝正北方向飞行的,从发现到消失整个过程不到50秒。第一个看到不明飞行物的曾女士说:“当我抬眼时看到天空中有一个亮点,过了几秒钟,亮点后面拖起了至少5个以上的线状尾巴,那个球状飞行物开始飞行很平稳,后面开始旋转,变成扁形后就突然消失。”据游客们讲,飞行物拖着的尾巴呈锥状集束体非常耀眼旋转前飞行速度很慢。飞行物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一共转了是3圈。

(25)2005年9月25日18时30分至45分

在我国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区上空出现奇特的螺旋状发光物,发光物中心有个较亮的头部,呈伸长状,看上去类似彗星的彗发,相当亮,亮度接近金星。长春有不少目击者还用双筒望远镜观测了这个发光物的头部,发现*近头部的部分有明显纤维状喷流结构,该头部拖着“彗尾”逆时针旋转。这个螺旋状发光物整体向西缓缓移动,逐渐变小、变暗,最后消失在西方低空,看上去发光物移动速度明显低于国际空间站。在沈阳地区,目击者看到这个发光物从头顶附近夜空飞过,一会儿在头部前出现光柱,一会儿在后方出现光柱,变幻奇特。据家住湖南地区的栗先生讲,发现发光体是在大约晚6时35分。发现一个呈螺旋状上升的发光体,正由东南向西运动。发光体的方向时而向左,时而向右,有时还向上。当栗先生回到楼上家中再次观看时,发光体已飞远,同时他发现该物体运动速度非常快,很快就在视线中消失了。前后的经历约三分钟左右。家住铁西一高职附近的夏先生是天文爱好者,他在6时40分左右也观察到了一个发光体。夏先生形容该物体类似彗星,尾部排出物体也类似彗星的彗尾,有尾光出现,并呈螺旋状旋转,最后向西边慢慢自然降落。汪清县罗子沟西南方向上空发现不明飞行物。当晚6时许,汪清县罗子沟、荒沟等地多人发现不明飞行物。据现场目击者赵镇平先生介绍,18点30分,他发现头顶西南方向的天空上有一伞状不明飞行物,通体发光。大约在6点37分左右,不明飞行物消失。大连市旅顺口区等多处地点,很多人先后看到了高悬于千米高空处的一高速旋转发光体。旅顺口区水师营人葛先生称:“我是(25日)18点37分看到它的,那是一个发光物体,很亮,就好像是舞厅里的霓虹灯一般。”约在18时39分,大连开发区的蔡先生称,他在工作的工厂院内也发现了这个发光的神秘物体,它很亮,呈盘子形状,身后还拖着一个白色的大尾巴。

目前专家对螺旋状ufo的看法
王思潮对中国螺旋状与扇状ufo的分析研究

    1981年7月24日22时33分至52分(北京时间) 螺旋状ufo

1 观测事实

    这次事件,紫金山天文台共收到七十多封目击报告,随后我对此事件又作了进一步的调查,并从以上两方面得到的目击报告中,选择了38份作了重点分析和计算。

    这次不明飞行物的演变可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形貌呈弧状光带 22时33分至22时37分
    开始出现在内蒙古南部与陕西省北部交界地区上空,呈现弧状光带,似星云状,亮度与银河密集星区相近,并向西运动,西移过程中,亮度有所增强,光带中心出现强烈闪光。

    第二阶段 悬停并开始旋转 22时37分至22时38分
    当此不明飞行物移动至甘肃省永昌地区上空时,曾悬停空中约半分钟,形态见图一,发光物呈耳状,内耳呈月牙形,较亮,而外耳较淡。在静止约半分钟后,中间月牙型亮光开始转动,外耳也随之运动,月牙型亮光随着旋转一明一暗,明时特别亮,并转出螺旋状光带,同时向西飞行。在悬停的星下点永昌地区和永昌地区的东西南北不同地区(内蒙固阳、陕西华县、甘肃陇西、贵州毕节、四川蓬安、云南昆明和大理地区)都目击到这一奇特的高空悬停观象。

    第三阶段 螺旋状发光物西飞 22时38分至52分
    飞行图象见图二。从四川灌县(30°10′n,103°40′e)观测,整个螺旋状发光物的中心体为黄色椭圆长条。亮度为-1.5等星(相当于夜空中最亮的恒星天狼星的亮度),颜色由中心体最亮点的黄色逐渐向外变成浅蓝色。

    甘肃武威市黄羊镇观测到该发光物从头顶上空向西运动,并用望远镜进行了观测,发现比只用肉眼观测清晰得多,由于目击者学过美术和机械制图,当时还即时将目击的图象描画出来,见图3。该发光物中心为亚铃状的发黄光的飞行体,上面一头大,下面一头小,两头的圆球发出扇形的带波纹的浅蓝色的光,大头光强,小头光较弱。整个中心飞行体轮廓基本清晰,并非模糊状。

第四阶段 消失 22时52分
    在青海德令哈(37°25′n,97°10′e)我们天文台科研人员观测到该飞行物在西方仰角约30度处突然自行消失(并非被高山或建筑物遮挡)。四川德阳(31°10′n,104°20′e)的目击报告验证了该飞行物自行消失的情况。

从出现至消失,全过程无声。

2 基本特性

    该ufo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

    空间特性:
    以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陕西北部交界地区上空飞至新疆南部地区上空,飞行距离约2000千米。目击范围北起内蒙古,南至广西、云南;东起山西、河南,西至西藏。计算表明,其飞行高度为(650+10)千米。

    运动特性:
    先从内蒙古南部上空飞至甘肃中部上空,在甘肃中部上空曾悬停约半分钟,随后中心发光体旋转,并整体向西运动,逐渐加快;从甘肃中西部地区上空至新疆南部上空运动速度较均匀,计算表明,此时运动速度为(1.6+0.3)千米/秒。其中心发光体旋转周期为11秒,逆时针旋转。

    形态特征:
    早期为弧状光带。在甘肃中部上空中心发光体为月牙状。从甘肃中部上空向西下整体是螺旋状,此时格外引人注目,目击报告最多。但在该ufo飞行轨道的正下方,目击者所见形态与图3类似。

    时间特征:
    发生时间为7月24日晚22时33分至52分(北京时间)。结合出现在西北地区上空650千米高度这一特性,可知此时虽然地面已进入黑夜,但该ufo仍在太阳光照射范围。

   声音特性:
    无声。

3 螺旋状光带的成因分析

    目击报告表明,这次不明飞行物开始并没有螺旋状光带。当月牙状的中心发光体作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才逐渐形成一圈又一圈顺时针方向的螺旋状光带。假定中心发光体尾部有一个喷口,可连续不断地喷射物质流(细小的固体颗粒或液滴或气体),同时中心发光体又作逆时针旋转,就自然形成顺时针方向的螺旋状的物质带。在太阳光可照射下,就形成螺旋状的光带。

4 对三种观点的评述

4.1 特殊流星体说

    这种观点认为太阳系中有一些保持较多气体物质的流星体,流星体外围的气体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发生电离,当这种小天体进入地球磁场作用范围(距地面数千公里至数万公里)时,受磁力作用就能形成这种螺旋发光物(这种特殊流星体说还将产生这种螺旋状发光物的流星体与流星群联系起来。(见《世界科学》)杂志1981年12期。)

    上述保持较多气体物质的流星体应指彗核的碎块,碎块含较多的水冰、氨冰、甲烷冰物质,在离太阳较近时,碎块表面的冰物质会不断地气化。而流星体本身因引力太小,是不可能保持周围气体的。

    按这种特殊流星体说,当流星体进入离地面数万公里至数千公里的地球磁场时,就能出现螺旋状光带(地球磁场范围确实可延伸至6万公里之处)。而实际观测表明,在离地面650公里高度时,开始该ufo并没有出现螺旋状光带,是后来才出现的。

    而且离开流星体的带电粒子要受到地球磁场磁力线的约束,应向地球的北极或南极快速运动,因此应呈现南北向的运动;实际上从太阳辐射出的带电粒子就是以这种方式冲向地球南北极上空,形成极光,因此带电的螺旋状光带不可能向西运动。特殊流星体说与实际观测完全不符。

    由上所述,特殊流星体是不能成立的。

4.2 流星说与彗星说

    法国多年的ufo研究者f・加拉加尔德认为流星乃是这次ufo最可能的成因,但他未给出具体的解释(见我国《飞碟探索》杂志1984年1期)。

    徐式文在ufo研究资料集(二)中列举了26条古代资料,认为这些资料与1981年7.24ufo极相似。这26条资料大多数是火流星或火流星余迹,少数是彗星现象。

    天文观测表明,火流星与火流星余迹发生在离地面100千米以下的大气层,在进入大气层时,其运动速度要大于或等于11.2千米/秒,对照这次ufo的空间特性与运动特性,可以完全排除火流星与火流星余迹的可能性。其实火流星余迹与这次7.24ufo的形态也明显不同。

    至于彗星,远处的彗星在夜空中相对星空背景的移动角速度相当慢,不可能达到这次ufo每分种5度的角速度;一旦彗星进入地球高层大气时,速度也高达11.2千米/秒的宇宙速度。与这次ufo的1.6千米/秒相差甚远。因此彗星说也是不能成立的。

4.3 第三级火箭推进器说

    美国理查德・c・伊顿认为1986年8月12日在美国东部夜空出现的螺旋状发光体是日本h-1火箭升空时第三级火箭推进器抛洒剩余燃料的现象(见我国《科学画报》2002年10月)。

    发射卫星的第三级火箭推进器确实可以进入离地面650千米的空间,但大多数的卫星为了借助地球自转速度,都是由西向东发射。而我国出现的螺旋状发光物绝大多数都是由东向西运动的。而且不可能出现中途悬停现象。因此对于我国1981年7月24日ufo,第三级火箭推助器的可能性也可基本上排除。而且至今还没有找到与这次ufo对应的第三级火箭推进器资料。

5 7.24ufo的机制分析

    对38份重点目击报告的分析和计算已排除了自然现象的可能性,也基本排除人类所发射的飞行器的可能性。

    7.24的空间特性、运动特性、形态特性和时间特性表明,它在650千米高的空间有高度的机动性,尤其是那奇异的悬停特性,表明这次ufo有可能是与外星智慧生命有关系的特殊空间飞行器。

    法国f・拉加尔德认为螺旋状发光物直径高达176千米,对于一个“人为的飞行器”来说,;似乎是不太可能的。实际上,这次直径近两百千米的螺旋状光带是飞行器一边旋转,一边喷射物质产生的,并非飞行器本身的大小。

9.8形成机制
先来看一下对比事件: 目击时间:2006年2月22日 05:10~05:18am 目击地点:宜兰县壮围乡新南村 报告人:陈启南 其他目击者:陈彦彪、张金发与四五位晨起运动老人 目击说明:昨天(2006/2/22,星期三)凌晨 05:10左右,宜兰县兰阳溪口东南东方天空突然出现一颗不明光体,从高空向地面射出巨大光亮的光束,约七分钟後才消失。当时有陈启南先生、其公子陈彦彪先生、葱农张金发先生与数位早起运动的村民目睹,一时惊奇不已,议论纷纷。本人谨依据几位目睹者的口述予以记录如下:陈启南先生(男,45年次,新南村守望相助队大队长)口述:2006/2/22(星期三)凌晨 03:30左右,我与我儿子彦彪一同到新南村内的宜七县道,在路边的水沟里喷洒福寿螺药。当时天气甚为晴朗,星星和月亮都很亮,我俩都看到东南东方仰角约70几度的天空(按,应在海的上方),有一颗特别亮也特别大的「怪星星」(有其它星星的数倍大)。起先我儿子怀疑它是飞机,但因该「怪星星」既不移动也不闪烁,而且天上也没有半点声音,因此我俩都不认为它是飞机。该「怪星星」一直停在空中,至凌晨 05:10左右天还没亮的时候,突然发现该「怪星星」朝美福大排的闸门方向(按,约为东南东朝向西北西、俯角60 度)射出一道非常亮(金白色)、非常长的光束,光束以扇状展开,尾巴很宽,起初它已经很长很亮了,没想到一会儿之後变得更亮更长,但尾端离地约 300m并未触及地面,感觉上光束里很清晰明亮,甚n东西都可看得一清二楚,而且那种光的颜色实在很漂亮。我儿子与我、以及在附近新南桥上晨运的四、五位老人都看得目瞪口呆,并惊呼连连。约五分钟後,那颗怪星星向南方缓缓移动,光束也稍微转向我们站的地方,我们还以为「怪星星」里的人听到我们大喊大叫而要「照」我们。然後光束随著怪星星的移动而渐渐缩短,约一分钟後完全不见,但留下一道如白烟状的痕迹,随後怪星星也消失了。从「怪星星」放出光束到消失无踪,全程约七、八分钟(约05:10~05:18)。 陈彦彪先生(男,67年次,陈启南先生之子)口述: 2006/2/22(星期三)凌晨 03:30左右,我与我父亲出门到宜七县道去喷药。我们看到满天星斗与一轮明月中有一颗特别亮、特别大(其他星星的好几倍大)的「光体」,起先以为是飞机,但是它不会动也不会闪,天上也没有飞机声,因此搞不懂它是甚n。至五点多,天还很黑,突然发现高空有一道光束射向美福大排闸门,光束从「光体」处射出後以扇状展开,其尾端甚宽(以飞机的凝结云来比较,光束展开的宽度约为凝结云的五倍),很明亮(比金黄色更光亮)、很长,但没有触及地面。当光体慢慢向右方(按,应是指东南方)水平移动的时候,光束也跟著稍微扫动,然後逐渐缩短而不见,最後与光体一齐消失,但是原来被光束照射之处则留下一道白雾状痕迹,旋即消失。从发现光束至不见,全程约五分钟。 张金发(男,39年次,新南村葱农)口述: 2006/2/22(星期三)凌晨五点出头,我在滨海公路西侧的兰阳溪河床里采葱,忽然看到头顶上有一颗比星星大很多又很亮的「光体」,这个「光体」不会闪烁,它朝西北方向斜斜地(约是指向美福大排)射出一道很长、很亮的光束,颜色接近金白色、很好看,光束以喇叭状展开,尾端很宽,几分钟後便被「光体」收回,然後与光体一齐消失,光束照射之处留下一道白雾,也很快消散。 调查后的结论: 中时电子报报导,十多位民众在2月22日清晨目睹台湾天空出现不明光体,引发ufo现身台湾的讨论。台湾飞碟学会根据目击者看到的时间和不明光体飞行轨迹等资料,研判应该是日本鹿儿岛发射升空的M-5火箭,而非与外星人幽浮事件。 飞碟学会上周五陆续接获各地民众通报後,在资料不完整情形下,曾研判、并对外表示,这起事件是幽浮事件;该学会顾问何显荣昨日公开向关心此事的民众道歉。飞碟学会理事长黄朝明表示,虽然很多人期待22日清晨在台湾天空出现不明光体是飞碟,「我们现在这n讲,泼了大家的冷水,但我们必须把真相告诉大家。何显荣指出,飞碟学会推翻原先研判该不明光体有九成机会是幽浮事件的主要依据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所在台北时间22日清晨5时28分自鹿儿岛发射M-5火箭升空,鹿儿岛距离台湾仅八百公里,当日天空非常晴朗,在台湾东部很容易看到火箭升空时喷出的火焰。何显荣指出,M-5火箭於清晨5时28分发射,台湾有多位目击者在5时30分看到不明光体,时间符合。有目击者指看到圆锥形光束,则是火箭燃料喷发的微粒扩散後,经阳光折射看到的形状。目击者拍摄的不明光体以抛物线轨迹向太空飞行,而火箭垂直升空到一定高度後,就会改以抛物线飞行,此即该不明光体就是M-5火箭另一项重要证据。他说,南投有民众用V8拍下全程历时约30秒,也与火箭升空的过程很像。 从这个案例征明一点,火箭是可以产生类似ufo的现象。并且,在几百公里外可以被目击。 9.8新闻原文: 9月8日晚上21点零3分,从济南飞往乌鲁木齐和从昆明飞往乌鲁木齐的南航新疆航空公司机组人员在哈密飞往奇台的航线上发现不明飞行物。不明飞行物呈动态,发射出120度扇形白光,光线为气旋羽毛状飘落,持续时间大约10分钟,但飞机雷达与地面雷达都没有飞行物体显示。 “飞碟!飞碟!”一名游客兴奋地高喊着。9月8日晚9时20分左右,一探险摄影旅游团的30名广东游客,在从新疆喀纳斯返程途中有幸目睹了不明飞行物近50秒的空中飞行。据带团的某国际旅行社的工作人员李涛讲述,当天晚上9点20分左右,当旅游客车离开喀纳斯景区的神仙湾停车场刚刚行驶过草原石人景点时,部分游客提出停车方便一下,车停以后,就听见车上有人喊:“快看!那是什么东西,好亮”!随即有人喊道:“飞碟,飞碟 ”!于是,有人迅速地拿出照相机和数码摄像机开始拍摄。第一个看到不明飞行物的曾女士说:“当时我坐在车左侧第一排,打算下车方便一下,因为是男左女右,所以在车刚刚停下后我就从右边车窗向外面望去找寻方便之处。当我抬眼时看到天空中有一个亮点,过了几秒钟,亮点后面拖起了至少5个以上的线状尾巴,我就喊道:”快看!那是什么东西,好亮‘!紧接着我冲着带照相机的丈夫喊:“快拍这里’!谁知他却领会错我的意思,把相机对准了天空中一弯上弦月拍照。那个球状飞行物开始飞行很平稳,后面开始旋转,变成扁形后就突然消失。“据数位游客介绍,不明飞行物是从西北方向朝正北方向飞行的,从发现到消失整个过程不到50秒。 据王思潮描述,9月8日晚9时18分,在新疆喀纳斯地区距地面约200千米高度的上空,该飞行物边朝着西北方向飞行,边向5个不同方向喷射物质,喷射物的角度呈80度。一会,该飞行物又停止了喷射,呈现为螺旋状的发光物向正北方向飞行,直至消失夜空。整个过程持续了3分多钟。 “向不同方向喷射物质,之后又呈现为螺旋状发光物,这两个特征同时出现在同一飞行物上,这在以前还是没有过的。”王思潮说。据他介绍,起先,有人以为该飞行物是彗星,但他经过认真观察比较后,排除了这种可能性。原因有三:首先,若是有如此亮的彗星接近地球,天文学者应该很早就会发现;其次,尽管彗星的尾巴很长,但彗星移动的轨迹相对来说要缓慢得多;第三,两者的尾巴形状也有差异,彗星喷射出的每一条尘埃尾巴要更宽一些,且带点弯曲。 王思潮同时否认了该飞行物由人工驾驶的可能。飞机喷射的烟雾通常只有一条,烟雾即使有分*,角度也很小,因为这样有助于节省燃料,但该飞行物喷射物的张角却有80度,而且是朝着五个不同方向。此外,飞机的飞行高度通常在1万米左右,且喷射出来的烟雾通常要在大气层中停留较长时间。而该飞行物的高度为200千米,喷射物也一会就消失不见了。 先来看一下火箭发射的基本资料: 9.8火箭发射的概况 1. progress-m 54 is a russian automatic cargo transportation satellite that was launched by a soyuz-u rocket from baikonur at 13:08 ut on 08 september. it carried 2.4 tonnes of food, water, oxygen, fuel, and equipment to supply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 it docked with the zvezda module of the iss automatically at 14:50 ut on 10 september, and delivered the cargo. in preparation for the docking, the previously docked progress-m 53, carrying a full load of trash, was undocked and allowed to deorbit and burn away. the initial orbital parameters were period 91.5 min, apogee 350 km, perigee 348 km, and inclination 51.6° 来源:astronautix 2. 2005 sep 8 – 13:08 gmt – launch site: baikonur . launch vehicle: soyuz 11a511u. lv configuration: soyuz 11a511u s/n 095 / iss-19p. progress m-54 nation: russia. program: iss. payload: progress m s/n 354. mass: 7,250 kg. class: manned. type: logistics. spacecraft: progress m. agency: rka. manufacturer: tsskb-progress. perigee: 347 km. apogee: 348 km. inclination: 51.6 deg. period: 91.5 min. cospar. usaf sat cat: 28866. manned flight: iss eo-11. delayed from august 24. resupply spacecraft which docked with the iss zvezda module at 14:42 gmt on 10 september. soyuz-u既:联盟u progress-m54既:进步号货运飞船m-54 baikonur既:拜科努尔 3. 拜科努尔发射的苏联的载人,货运飞船,以前多用倾角为51.6度的轨道倾角。因为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地球自转的优越性。但这个轨道*近中国周边,一但失败,载人飞船可能在中国境内着陆。所以在66年以前,苏联大多数用60°以上的轨道倾角用来避开中国。1966年2月22日,苏联第一次尝试采用51.9°倾角轨道。后来因为火箭,飞船性能的提高,等等原因。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很少发生意外,当然更谈不到在中国境内着陆了。以上说明其发射路线经过中国。 再来看一下世界各国主要火箭发射场 序号 发射场 国别 经纬度 主要射向 1 拜克努尔发射场 哈萨克斯坦 45.6。n 63.4。e 东北 2 普列谢茨克基地 俄罗斯 62.8。n 40.1。e 东北 3 卡普斯金亚尔发射场 俄罗斯 48.4。n 45.8。e 北 4 肯尼迪航天中心 美国 28.5。n 81.0。w 东南 5 西部航天导弹试验中心 美国 31.4。n 120.4。w 西南/南 6 沃洛普斯飞行中心 美国 37.8。n 75.5。w 东南/南 7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中国 40.6。n 99.9。e 东南 8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中国 28.3。n 102.0。e 东南 9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中国 37.5。n 112.6。e 南 10 种子岛航天中心 日本 30.4。n 131.0。e 东南 11 鹿儿岛航天中心 日本 31.2。n 131.1。e 东南 12 库鲁发射场 法国航空局 5.2。n 52.8。w 东 13 圣马科发射场 意大利 2.9。s 40.3。e 东 14 斯里哈立科塔发射场 印度 13.9。n 80.4。e 东 15 帕尔马基发射场 以色列 31.9。n 34.7。e 西 可见拜克努尔发射场射向为东北,而目击物体运动方向为从西北朝正北。至少说明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没有大的偏差。因为不知道当天发射窗口的情况,如果是按照1号路线发射的话,那么恰好在路线上与目击物体吻合。 接着是火箭助推器,第一级,第二级基本情况的介绍: stage number: 0. 4 x soyuz 11a511u-0 gross mass: 44,500 kg. empty mass: 3,784 kg. thrust (vac): 101,400 kgf. burn time: 120 sec. isp(sl): 264 sec. diameter: 2.68 m. span: 2.68 m. length: 19.60 m. propellants: lox/kerosene no engines: 1. rd-107-11d511 status: in production. comments: gross mass includes 1190 kg of hydrogen peroxide and 280 kg of liquid nitrogen expended during ascent but not contributing to propulsion. stage number: 1. 1 x soyuz 11a511u-1 gross mass: 105,400 kg. empty mass: 6,875 kg. thrust (vac): 101,675 kgf. isp: 311 sec. burn time: 286 sec. isp(sl): 245 sec. diameter: 2.95 m. span: 2.95 m. length: 27.80 m. propellants: lox/kerosene no engines: 1. rd-108-11d512 status: in production. comments: gross mass includes 2600 kg of hydrogen peroxide and 520 kg of liquid nitrogen expended during ascent but not contributing to propulsion. stage number: 2. 1 x soyuz 11a511u-2 gross mass: 25,200 kg. empty mass: 2,355 kg. thrust (vac): 30,400 kgf. burn time: 250 sec. isp: 330 sec. diameter: 2.66 m. span: 2.66 m. length: 6.74 m. propellants: lox/kerosene no engines: 1. rd-0110 status: in production. 最后是是联盟号soyuz发射程序表 t-34:00:00准备加燃料 t-06:00:00安装电池 t-04:00:00加注液氧 t-02:30:00宇航员进入 t-00:45:00发射台服务塔降下 t-00:05:00飞船系统转为飞船控制, t-00:02:30推进器储存箱开始加压 t-00:01:00启动内部动力 启动发射程序 第一脐带塔分离 t-00:00:15第二脐带塔分离 t-00:00:10发动机涡轮转速达到起飞速度 t-00:00:05第一级火箭最大推力 t-00:00:00燃料输送塔分离,火箭起飞 t+00:01:10速度500 t+00:01:58捆绑助推火箭分离 t+00:02:00速度1500 t+00:02:40逃逸塔发射罩分离 t+00:04:58芯级火箭分离高度170km 第三级点火 t+00:07:30速度6000 t+00:09:00船箭分离 对当天情况的的还原: 一,对时间上的分析 首先,13:08 ut时间,即北京时间21:08分,火箭发射。 接着,依照报道所描诉的,从济南飞往乌鲁木齐和从昆明飞往乌鲁木齐的南航新疆航空公司机组人员在哈密飞往奇台的航线上发现不明飞行物。时间为晚上21点零3分,(个人意见:这个时间应该是由误差的,关键是,当时发现飞行物后立刻看的表,还是,根据回忆,或者根据飞行物消失时的时间回推?) 按照飞机的观测持续时间大约10分钟。(个人意见:如果不是记者理解,报道方面的问题。从这一点看出,他们没有准确的计时,只是说大约10分钟。这正好证明他们在发现时间上有也有误差。)从飞机上看飞行物飞行时间为21:03-21:13 (个人意见:误差应该在5-10分钟上下。) 然后,新疆喀纳斯是在9月8日晚9时20分左右发现,从发现到消失整个过程不到50秒。(个人意见:误差应该在5-10分钟上下。)从地面上看飞行物飞行时间为21:20-21:21 (个人意见:它们看到的是,从上升状态到螺旋状态转变的情况) 火箭是北京时间21:08分发射的.大概在21:10分左右离开稠密大气层,在21:13进入接近200公里的高轨。(个人意见:因为当时航班处在几千米的高空,是不是可以在火箭离开稠密大气层时就可以看到,如果成立的话,那么其发现火箭的时间一定比地面要早一些。) 接着在21:13分,船箭分离,此时因为某种原因,产生螺旋状的状态,同时向大气层运动,在几分钟内烧毁。 从结果看,在允许5-10分钟误差的情况下,符合我的猜想。 如果我所分析的情况正确,这个现象一定有以下几个条件. 1.其螺旋形轨迹保持时间应该很短,即因为其剩余燃料不多,又因为其很快会再入大气层烧毁.估计时间应该在4分钟以内. (个人意见:我是根据神州六号返回时间表推算出来的,如下: …… 3时52分,飞船飞过非洲大陆上空,向祖国飞来。4时02分,飞船飞过南亚上空,航天员报告飞船工作正常,感觉良好。4时07分,飞船推进舱和返回舱成功分离。4时13分,飞船已进入黑障区。4时16分,着陆场站测控设备发现飞船。 …… 黑障区是在40km-80km如果没有隔热设备必定烧毁.其中神州六号是在4时07分分离的,考虑到近地点高度在200公里左右,比联盟号第二级所处高度要高。及其返回时的操作。所以推算出螺旋状态的时间一定在4分钟以内。) 2.在中国境内,发现其光点上升时间在地面上至少应该在火箭处于稠密大气层以上,而亮点消失时间就是船箭分离时间。经过这样的计算,可以得出:发现光点上升的时间一定不超过7分钟。 3.综合计算,如果目击者在计时方面没有误差,其整体目击时间不超过11分钟. 从目前的目击报告来看,9.8事件完全符合我的观点。至少证明,用火箭发射过程来解释9.8现象,是有一定根据的.但是也不能下结论,因为我们是建立在某种火箭入轨轨迹的基础上。但我查遍了资料,也没有找到可以确认轨迹的证据。 二,对产生现象的分析: 1,发光的产生: 我认为这是一类由阳关照射形成的特殊现象,只在北方较高纬度地区发生,而且发生时间应该在日落后或者日落中,因为阳光如果太强就会掩盖火箭的反光,而高纬度地区日落后,阳光依然可照射到几百公里高的物体 。 2,螺旋状运动形态的产生: 我认为,处于上升状态的光球是火箭与飞船尚未分离时产生的,当到达一定高度时火箭分离,因为上升部(包括载荷仓)离地球越来越远,所以地面上的人看起来就是消失了,而被分离的第2级或者第3级,一方面要继续喷射未烧完的燃料,另一方面由于分离后产生的惯性,和引力的影响,再加上失去平衡。就会产生这种螺旋运动形态。而大多数,没有进行螺旋运动则是燃料用尽,所以无法产生,只看到上手和消失过程。请注意:当年挑战者号爆炸时的情景。助推器也进行了c字形,和闭合曲线的运动,因为处在最大推力状态,所以没有产生经典的螺旋,如果把它放在200km左右的高空,并且推力恰到好处,是否会出现螺旋状态呢? 3,方向:我认为,螺旋方向,即顺时针,逆时针,是在太空随机产生的,取决于最后分离时的状态。而整体的运动方向多是自东向西,对于这点,我认和地球自转方向,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当螺旋状态出现时期运动幅度很小,并且时间也很短,考虑到当时废弃火箭的受力,一个方向不确定的推力,一个向下的引力,也是有可能改变当时因惯性而继续运动的方向。从自东向西到反方向。 4.关于发现5个以上的线状尾迹的解释:我认为中间的亮点为火箭的喷射口一方面是喷射火焰的高亮,一方面为火箭的反光,所有尾迹都是火箭在高速运动时,引起对空气的扰动(空气动力学扰动原理),从而火箭周围大气产生流动状态,密度发生了改变,在阳光的照射下产生了这种情况。火箭发射时也可以发现类似的现象。而以前,飞机在阳光照射下产生v字型,u字形的尾迹么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以上分析的结论:火箭发射有可能造成类似事件。但无实质性证据。 下面是,螺旋发光体记录与空间发射记录对比: 1970.6 时间不详 1971.9.17 ? 1971.9.26 ? 1972 时间不详 1977.7.26 kosmos 934 spacecraft: zenit-6 numbers: 1977 payload #76 ; 1977-072a ; 2476th spacecraft. type: reconnaissance sponsor: soviet union's defense ministry launch: 27 july 1977 at 18h14 utc, from plesetsk cosmodrome, by an a-2/soyuz (11a511u). 1979.6.16 ? 1979.7.26 kosmos 1117 spacecraft: zenit-4mkm numbers: 1979 payload #82 ; 1979-068a ; 2803rd spacecraft. type: reconnaissance sponsor: soviet union's defense ministry launch: 25 july 1979 at 15h21 utc, from plesetsk cosmodrome, by an a-2/soyuz (11a511u). 1979.9.19 ? 1981.7.24 ? 1982.6.18 kosmos 1379 spacecraft: is-p uran numbers: 1982 payload #72 ; 1982-060a ; 3231st spacecraft. type: antisatellite technologies sponsor: soviet union's defense ministry launch: 18 june 1982 at 11h04 utc, from baykonur cosmodrome's lc-90, by a f-1/tsyklon 2. kosmos 1380 spacecraft: parus numbers: 1982 payload #73 ; 1982-061a ; 3232nd spacecraft. type: navigation sponsor: soviet union's defense ministry launch: 18 june 1982 at 11h58 utc, from plesetsk cosmodrome's lc-132/2, by a kosmos c-1 (11k65m 53783-460). kosmos 1381 spacecraft: zenit-6 numbers: 1982 payload #74 ; 1982-062a ; 3233rd spacecraft. type: reconnaissance sponsor: soviet union's defense ministry launch: 18 june 1982 at 13h00 utc, from baykonur cosmodrome, by an a-2/soyuz (11a511u). orbit: 1984.8.12 ? 1986.8.12 egp / ajisai spacecraft: experimental geophysical payload numbers: 1986 payload #89 ; 1986-061a ; 3912th spacecraft. type: geodesy sponsor: japan's nasda launch: 12 august 1986 at 20h38 utc, from tanegashima space center's n (or o)?, by a h-1 etv (h-15(f)). jas-1 / fuji-oscar 12 (fo-12) spacecraft: numbers: 1986 payload #90 ; 1986-061b ; 3913th spacecraft. type: communications (radio-amateur) sponsor: japan amateur radio league launch: 12 august 1986 at 20h38 utc, from tanegashima space center's n (or o)?, by a h-1 etv (h-15(f)). orbit: 1,479 km x 1,497 km x 50° mabes / jindai spacecraft: numbers: 1986 payload #91 ; 1986-061c ; 3914th spacecraft. type: technology sponsor: japan's nasda launch: 12 august 1986 at 20h38 utc, from tanegashima space center's n (or o)?, by a h-1 etv (h-15(f)). 1987.8.27 ets-5 / kiku 5 spacecraft: numbers: 1987 payload #92 ; 1987-070a ; 4066th spacecraft. type: communications sponsor: japan's nasda launch: 27 august 1987 at 9h20 utc, from tanegashima space center's n (or o)?, by a h-1 (h-17(f)). 1988.8 时间不详 1989.3.13 sts-29 spacecraft: discovery numbers: 1989 payload #29 ; 1989-021a ; 4299th spacecraft. type: piloted spacecraft sponsor: nasa launch: 13 march 1989 at 14h57 utc, from cape canaveral's lc-39b, by the space shuttle. tdrs 4 spacecraft: tdrs d numbers: 1989 payload #30 ; 1989-021b ; 4300th spacecraft. type: communications (data relay) sponsor: nasa launch: 13 march 1989 at 14h57 utc, from cape canaveral's lc-39b, by the space shuttle. deployed fromn discovery payload bay on 13 march 1989. 1991 时间不详 1995.3.30 gurwin 1 / techsat-1 spacecraft: numbers: 1995 payload #30 ; 1995 3rd loss ; 5138th spacecraft. type: technology sponsor: techn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israel launch: 28 march 1995 at 9h00 utc, from plesetsk cosmodrome's lc-158, by a start. orbit: n/a mission: the russian start-1 launcher failed and destroyed both spacecrafts. source: jonathan space report no. ; spacewarn no. ; national space science data center's ; jonathan mcdowell's master list ; mark wade’s encyclopedia astronautica ; trw space log ; a brief history of amateur satellites ; unamsat (oscar 29) spacecraft: numbers: 1995 payload #31 ; 1995 4th loss ; 5139th spacecraft. type: radio-amateur communications sponsor: autonomous university of mexico launch: 28 march 1995 at 9h00 utc, from plesetsk cosmodrome's lc-158, by a start. eka-2 spacecraft: eksperimental'niy kosmicheskiy apparat numbers: 1995 payload #32 ; 1995 5th loss ; 5140th spacecraft. type: technology sponsor: russia launch: 28 march 1995 at 9h00 utc, from plesetsk cosmodrome's lc-158, by a start. brasilsat b2 spacecraft: numbers: 1995 payload #33 ; 1995-016a ; 5141st spacecraft. type: communications sponsor: brazil launch: 28 march 1995 at 23h14 utc, from kourou space center's ela-2, by an ariane 44lp+ (v71). hot bird 1 / eutelsat hbi spacecraft: numbers: 1995 payload #34 ; 1995-016b ; 5142nd spacecraft. type: communications sponsor: eutelsat launch: 28 march 1995 at 23h14 utc, from kourou space center's ela-2, by an ariane 44lp+ (v71). 1995.7.26 spacecraft: glonass s/n 80l / uragan no. 80l numbers: 1995 payload #62 ; 1995-037a ; 5170th spacecraft. type: navigation sponsor: russia's defense ministry launch: 24 july 1995 at 15h52 utc, from baykonur cosmodrome's lc-200/39, by a d-1-e/proton-k/dm-2 (8k82k 374-01 / 11s861 77l). kosmos 2317 spacecraft: glonass s/n 81l / uragan no. 81l numbers: 1995 payload #63 ; 1995-037b ; 5171st spacecraft. type: navigation sponsor: russia's defense ministry launch: 24 july 1995 at 15h52 utc, from baykonur cosmodrome's lc-200/39, by a d-1-e/proton-k/dm-2 (8k82k 374-01 / 11s861 77l). 1997.10-12 时间不详 1997.10.4 progress m-36 spacecraft: progress 7k-tgm no. 237 numbers: 1997 payload #101 ; 1997-058a ; 5434th spacecraft. type: cargo delivery to mir sponsor: russia (korolev's design bureau) launch: 5 october 1997 at 15h08 utc, from baykonur cosmodrome's lc-1, by an a-2/soyuz (11a511u). echostar 3 spacecraft: numbers: 1997 payload #102 ; 1997-059a ; 5435th spacecraft. type: communications sponsor: echostar communications corp. launch: 5 october 1997 at 21h01 utc, from cape canaveral's lc-36b, by an atlas iias ((1n), ac-135). 2002.6.30 ? 2002.8.28 atlantic bird 1 spacecraft: chronologies: 2002 payload #57 ; 2002-040a : 6079th spacecraft. type: communications (multi-service) sponsor: eutelsat organization launch: 28 august 2002 at 22h45 utc, from kourou space center's ela-3, by an ariane 5g (ariane 513, v155). msg 1 spacecraft: meteosat second generation 1 chronologies: 2002 payload #58 ; 2002-040b : 6080th spacecraft. type: meteorology sponsor: eumetsat organization launch: 28 august 2002 at 22h45 utc, from kourou space center's ela-3, by an ariane 5g (ariane 513, v155). orbit: geostationary at 10° east longitude mission: msg 1 is the first of the meteosat second generation satellites built by alcatel (cannes) for eumetsat, the european weather satellite organization. the msg satellite is a spin-stabilized cylinder looking much like the old meteosats (the first of which went up in 1977), but significantly larger. the 3.2-meter diameter satellite has a dry mass of about 1,000 kg and carries about 1,010 kg of propellant. it has a pair of astrium 400n bipropellant thrusters for orbit raising. the seviri imager will take pictures of cloud cover as the satellite spins at 100 revs per minute. msg 1 also carries an earth radiation budget experiment (gerb) and the geosar search-and-rescue transponder. 2005.9.8 ; progress m-54 / iss 19p spacecraft: progress m (7k-tgm) no. 354 chronologies: 2005 payload #45 ; 2005-035a ; 6343rd spacecraft. type: cargo delivery to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families: 109th progress cargoship (19th to iss) ; ranks: 3453rd russian spacecraft (1068th civilian) ; sponsor: russian federal space agency launch: 8 september 2005 at 13h08 utc, from baykonur cosmodrome's lc-1, by a soyuz-u. 2005.9.25 navstar 57 / usa 183 spacecraft: gps 2r-m1 / gps 2r-14 chronologies: 2005 payload #48 ; 2005-038a ; 6346th spacecraft. type: navigation families: 57th navstar satellite ; ranks: 1707th american spacecraft (1105th military) ; sponsor: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launch: 26 september 2005 at 3h38 utc, from cape canaveral air force station’s slc-17a, by a delta ii 7925. 结论:有6例没有明确地记录,只有3-5例用火箭发射可以和理解释,剩下的事件,用火箭来解释有矛盾。 最后结论:经过螺旋发光体出现时间与空间发射时间的对比发现: 1.用火箭第2,3级造成的,可以解释一些现象。 2.如果全部用火箭第2,3级造成的,又有部分时间有误差,说明还有未知因素。 3.个别事件发生当天,无任何空间发射记录。 4.对于火箭第2,3级具体形成机理还有待验证。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