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人类皮肤伤口的愈合速度比其他灵长类动物慢了将近三倍。这项由来自日本、肯尼亚和法国多家机构的进化科学家、皮肤科医生和野生动物专家组成的团队进行的研究,发表在《皇家学会学报B:生物科学》上。他们通过对比人类与其他几种灵长类动物的皮肤愈合速度,得出了这一令人惊讶的结论。
过去的研究和一些零散的证据都暗示,其他动物的皮肤伤口愈合速度可能比人类更快。为了更精确地衡量这种差异,研究团队开展了本次实验。
实验中,研究人员对人类和几种灵长类动物的皮肤伤口进行了比较。人类的样本来自医院中接受皮肤肿瘤切除手术的志愿者。而黑猩猩的伤口愈合速度则通过观察一家动物保护区内因雄性争斗而偶尔受伤的黑猩猩来测量。
此外,研究团队还在肯尼亚一家研究所对猴子的伤口愈合速度进行了测量。在那里,研究人员在麻醉状态下对阿拉伯狒狒、蓝猴和绿猴造成了皮肤伤口。
分析数据显示,除了人类之外,所有受试动物的皮肤愈合速度几乎相同,平均每天新生长出0.62毫米的皮肤。而人类的平均愈合速度仅为每天0.25毫米。研究人员还对小鼠和大鼠进行了测试,发现它们的愈合速度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相似。
研究团队认为,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人类失去了大部分体毛。他们指出,毛囊干细胞在需要时可以生长出皮肤细胞。虽然人类的大部分毛囊已经被汗腺取代,汗腺也拥有可以分化成皮肤细胞的干细胞,但其效率远不如毛囊干细胞。
研究人员指出,随着人类体毛的退化,汗腺的增加是为了防止过热。这种进化上的权衡显然是值得的,否则我们今天可能仍然全身覆盖着毛发。他们还认为,大脑的进化可能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使得人类能够以其他动物无法做到的方式处理皮肤伤口。
本文译自 phys.org,由 BALI 编辑发布。
为什么人类进化选择了更慢的皮肤愈合速度来换取减少体毛?这真的是值得的吗?